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摄影评论

喜剧减产成本难收 经典作品重回话剧舞台

话剧舞台上喜剧风频频刮起。但昨天记者采访了北京人艺的著名导演林兆华和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王晓鹰,发现他们并没有把目光局限在喜剧的创作上,即便是以闹剧喜剧起家,并一直创作无厘头喜剧的民营戏剧团体“戏逍堂”近日也宣称“今年不再弄喜剧了”。

一时间,喜剧的风光不再,而最能取得稳定票房收入的经典话剧,将在今年成为话剧界的主流。

  喜剧兴起很惹眼

  继冯小刚兴起了电影贺岁档之后,话剧舞台在喜剧《麻花》的带领下也做出了贺岁档的概念,喜剧《麻花》2001年出现时曾让业内大跌眼镜,“还有这么搞笑和业余的表演哪?”然而该剧的高票房又让“叫好”和“叫座”之间的激烈矛盾再次体现,观众已经对“端着演”正儿八经的话剧产生厌倦,“进剧场就图一乐”的观众很多,从而也导致了众多低成本和没有任何艺术性思想性的剧目上演。随后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喜剧充斥舞台,一时间小剧场成为喜剧源源不断的阵地,在众多的喜剧演出中,当然不乏优秀作品。

  纵观近年来票房最高的演出,也多是一些明星主演的喜剧,如葛优主演的《西望长安》、陈佩斯的话剧《阳台》、《托儿》等。

  扎堆投排票房差

  很多人看到喜剧能挣钱,一窝蜂排演喜剧,并有丑人多作怪,搞了一些不入流的喜剧来哄骗观众。当喜剧越来越泛滥时,观众也越来越理智慢慢看出了门道。以前只要做喜剧,就很好赚钱,但去年这种情况却有很大不同。其中由何念导演的《罗密欧与祝英台》以及年末宁静、洪剑涛主演的《开心晚宴》都属于质量不错的喜剧,但票房平平很让人不解。小剧场上演的喜剧由于大部分剧本粗糙、演员表演拙劣,更是近六成都收不回投资成本。

  喜剧成功靠剧本

  众多喜剧之所以品位格调不高,还是因为过分追求剧场“笑果”,演员拼命使出浑身解数,用类似的荤段子来取悦观众。当这样的作品泛滥到一定程度,观众反而不买账了。相反,一些针砭时弊的讽刺喜剧却能取得更多共鸣。另一类“错位喜剧”,如一些由国外剧本改编的《他和他的两个老婆》、《情圣》、《开心晚宴》等也因为结构精巧、构思巧妙赢得观众的会心一笑。

  但多年来,因为剧作者一向对喜剧不如对正剧和悲剧的研究系统和深入,对喜剧创作存在偏见,直接导致了我们原创的喜剧比较匮乏,好剧本更是凤毛麟角。而我们国家至今没有一位靠写喜剧成名的作家,这才是我们喜剧舞台根本的症结,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恐怕还要从创作源头抓起。

  今年回归做经典

  在看过太多粗制滥造的喜剧之后,不少观众还是选择了回归大剧场看经典作品。去年北京人艺推出的经典演出季,几个戏的票房就占了全年票房的一半,包括保留剧目《茶馆》、《天下第一楼》等都是早在演出前一个月就一票难求,年末推出的《龙须沟》取得了总票房245万、平均上座率85%的成绩,国家大剧院搞的经典演出季同样取得了八成上座的好成绩,这些都让人再次感受到经典作品的巨大魅力。

  因此今年,著名导演林兆华和王晓鹰等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放在了排演经典作品上。林兆华将再次和蒋雯丽合作,今年5月在保利剧院演出苏联名剧《樱桃园》,11月推出“林兆华和濮存昕”的演出季,剧目都是经典剧作,其中包括《哈姆雷特》、《建筑大师》和《赵氏孤儿》等。6月,林兆华还将排演由何冰主演的话剧《鸟人》以及北京人艺今年的重头戏,刘恒编剧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创作的献礼剧目。王晓鹰导演则准备着手排演国家大剧院出品的话剧《简·爱》,目前剧本已经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编剧喻荣军完成。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2019-09-17/42992.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摄影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