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在中国难弄,大学生玩就更难。去年“大戏节”有一所外地高校捧出了音乐剧,勇气可嘉却也比较幼稚。
初听《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很有点北大人的自负劲儿。一个“海归”回到母校效力,心爱的女友被领导抢走,还被派给盖澡堂的活,“海归”忍着失恋的痛苦盖好了澡堂得到了大伙的肯定,在女友和众人的送别下黯然离去。这个故事很简单,初出茅庐的词曲作者初出茅庐,刚开始时有些生涩,切得比较碎,自中场休息后渐入佳境,节奏感显出来。看着看着便觉得此位学生编导对音乐剧的熟谙非同一般,而且没少在那些经典剧中浸淫,他虽是模仿但都能化为己用,凭直觉摸到了音乐剧的正道。
这可有些难得了。自艺术学院开设音乐剧班算起,音乐剧莅临中国10余年了,科班院团有无像样的原创作品呢?没有。民间制作有无改编搬演国外佳作的范例呢?
鲜有。当年培养的音乐剧人才们也纷纷转行,花自飘零水自流了吧。近年来,欧美的大牌剧目《猫》、《歌剧院的幽灵》、《悲惨世界》、《芝加哥》等纷纷造访,让国人着实领略了音乐剧魅力的真容,不想某些圈内人士一度错把声光电等花哨的技术当作音乐剧的主体,盲目追加投资,结果炮制出伪浪漫主义和假唯美之名的怪胎,四个月前声势浩大的《金沙》即为代表。
该剧把一场文物的发现过程“艺术化”为男女两人的对上眼,戏剧性牵强,三宝亦在此成为“牺牲品”,他的旋律因附着在一个没有形象的躯壳上而黯然失色,加之舞台装置集重复、堆砌之能事,耀眼的颜色无节制蔓延,使那晚的观看成为一种煎熬。尤不能理解的是《金沙》的专业演员在台上只唱不做任何舞蹈动作,而北大学生虽然很欠缺形体的训练,在演出中却都自觉地以身体的摆动来配合演唱的旋律做出造型,音乐剧的味儿于是足了很多。
《金沙》充其量可以叫做“音画演唱会”,叫“音乐剧”就得罪观众了,业内谈起《金沙》而痛心,一是因其集合的全是词曲界的精英却大失水准,二是它所标榜的投资高达1600万,很可能成为戏剧市场不良的潜规则,诱导“金沙们”等中国音乐剧再次的失足。
旧事重提,起因居然是一出大学生所演的音乐剧,这在看戏前是没有想到的。
放在大学生戏剧节自娱自乐的氛围里,无从要求它有多么高的艺术性,但回忆起来,愿看《澡堂》不愿看《金沙》,这竟是一个无奈的对比。据说,学生们为此次排演花了1600元,那么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效果还真是不错。强大的专业团体与稚拙的学生娃,这之间横亘着多大的鸿沟,中国音乐剧与西洋的差距就有多远,但竟然又是学生的诚恳弥补了他们的缺陷。水土不服的中国音乐剧界可以反思了。如今是没有什么艺术消费打假的,北大学生的表演给了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