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古董,应是无价的,因为它所记载的历史与文化都是属于全世界的。
从南到北,文物艺术品收藏市场的造假随着国人收藏、投资艺术品的火爆,也多了起来。要买任何一件文物或古董,首先就会碰到一个问题,是真的还是假的?有很多赝品甚至蒙过了专家的眼睛。
赝品盖印 仿冒流行
当然,文物造假或制造赝品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新鲜事儿。中国历代都有赝品制作,从宋代开始就有过几次大的仿冒潮。宋朝仿冒商周青铜器,几可乱真,至今还困扰现代鉴宝者。乾隆年间仿冒任何古物都惟妙惟肖,字画精品的仿冒甚至蒙过了乾隆爷的火眼金睛,他在不少赝品上盖了“乾隆御览”的大印。而民国年间的仿冒品到今天还余绪不断。德化何朝宗的观音,今天古董市场所见的精品几乎都是民国仿冒,笔者曾在洛杉矶古董市场上看到一件观音雕像,与故宫所藏几无二致,收回到国内,才知道那件东西只是民国无数仿冒品中的一件。收藏界常常说鉴别古物要讲究流传有序,民国年间的仿冒赝品同样有故事,同样在史书上有记载。
有人用“乱世藏金,盛世藏宝”来形容收藏热。话有一定道理,但是根本上来说,当今的收藏已经不是盛世藏宝、玩宝的本来意义,而是将此作为一种投资行为,与古董文物鉴赏不相干。即使是一件不知名的古物只要有升值潜力,就会成为收藏对象,加上媒体的反复炒作,使这种心理影响不少人。
现代科技 乱真法宝
现代科技的发达,使鉴定文物有了利器,但这又是一把双刃剑,给仿冒者提供了制作赝品的利器。据说现在瓷器造假从窑变到包浆可以一次成型。而运用三维扫描技术,做出的东西和原物一模一样,有种翻模技术的运用,使仿品上的花纹与原物没有任何差别。有些化学溶液能使铜锈从仿品中自然长出来,抠都抠不掉,而在过去,假锈怕烫、怕高温,一碰就掉。
另外在买卖古董的过程中设局、设圈套或者讲故事等,都可以让投资者信以为真。
盲目藏宝 假货致命
对于仿冒者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刑责。首先要对仿冒定性。仿冒品不像假冒伪劣的食品、家用品会使消费者受到直接的健康、安全方面的危害,但却使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以及精神方面受到的危害更为严重。据报载一位郑州张姓人士倾其所有买了一件明代青花瓷,经鉴定是一件赝品之后,一病不起。常听说有人为此付出健康和生命。消费者一旦以重金买到了假古董,比股票涨落的打击更为巨大。一件赝品到手,其结果是一分钱都不值。这对于任何人尤其是中低阶层人士是致命的打击。仿冒品对于社会的危害性不能低估。
对于收藏者来说,如果不是想要以文物古董的买卖作为一种职业的话,那么就要将文物古董收藏作为一种业余爱好,而不是一种投机投资的职业。艺术品投资中有很多诱惑人的潜规则。例如一句“黄金有价玉无价”,就将一些玉制品炒成天价,实际上助长了盲目购买的风潮。收藏者必须进行大量的研究、学习之后再决定收藏何种门类的古董,开始这方面的实践。通过参观博物馆的藏品,观摩各种珍品展览,学习古代有关的知识,提高鉴赏能力,等到真正对于某一类别的文物古董有了心得才开始进行接触,不要轻易地一掷千金来购买所谓的古董文物。
收藏者要全面认清古董收藏中的风险,媒体要进行正面引导,而不要渲染一次捡漏的暴富。只要从各方面看清古董收藏中的陷阱和危险,人们就不会轻易下手去购买不熟悉的收藏品,才能使这个市场健康起来,造假者也就缺少了市场流通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