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综合评论

日本回流书画的“前世今生”

近年来出现了一股中国文物海外回流热,尤其是大量中国书画从日本回流,导致近些年来中国的拍卖市场上出现大量的日本回流中国书画,国内数家大的拍卖公司都曾设过日本回流书画专场拍卖。

2008年各大拍卖行春拍相继落槌,笔者发现在古代书画拍品中, 日本回流书画依然占有很大的比例。

部分日本民间收藏的中国书画作品流向中国艺术品市场,满足了中国藏家对书画精品的市场需求。内地藏家对从天而降的外来宝贝都抱有很大的好奇和期待。

据笔者研究,眼下数量众多的日本回流书画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一是少量的日本回流书画精品、真品。日本藏中国古代书画的精品大部分被日本公私博物馆收藏,只有少量的中国书画精品和真品被日本民间收藏。

二是大量的回流书画赝品。由于书画作假自古有之,现在的中国书画市场上赝品更是泛滥成灾。假画的利润将是任何商品都无法比拟的。

三是日本仿中国书画,又分日本老仿和新仿。日本自古有对中国古代书画鉴藏的传统,其中不可避免地有伪造中国古代书画的现象。

四是完全日产的“日本回流书画”。随着近些年国内艺术市场的繁荣,不仅日本回流的中国书画增多,而且日本画也随之大量流入中国。

中日书画渊源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文化交往历史悠久,中日的书画交流更是源远流长。中国书画传入日本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唐宋时期。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大量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华,这些文化使者们将唐代的政治制度、文化典籍、宗教、医学、建筑等先进的文化传入日本,并且每次都带有许多文物回日本,其中包括王羲之等的书法墨迹或摹本。

宋代,禅宗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宋代的绘画艺术十分繁荣发达,南宋延续北宋的传统也成立了画院。此时院体画中有一派,以梁楷法常(牧溪)等为代表的南宋山水和人物画家,被美术史称作简笔画的鼻祖。

二是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中国绘画艺术对日本的影响,有两个直接的途径,一是日本画家到中国学艺,二是中国画家到日本传艺。就前者而言,就有日本室町时代最著名的水墨画家雪舟,曾随遣明使到中国访学,在中国宫廷画师那里简要地学到了南宋院体画风,并带了大量浙派画风作品返国。

清代,南宗文人画的学说左右了中国画坛,使文人画成为画坛正宗。18世纪以后有大量中国文人画家从长崎登陆到日本,使日本衰落的书画艺术得以复兴。实际上,在此期间并没有中国大师级的书画家来日授艺,都是一些中国的二流画家,有的甚至是业余画手,在中国相关文献中生平亦不可考证。但正是他们将中国文人画传到了日本,使之成为日本绘画的范本,自此日本出现了一个宗于中国文人画的绘画流派“南画”。

三是清末民国时期。此时期大量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说,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掠夺;二是当时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带出境;三是一些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军阀和奸商,以极低价买下偷运出境;四是通过正常交易或赠送流出。

此时期,中国书画的交流也在客观上有所发展,中国的大师级画家吴昌硕齐白石陈师曾作品传到日本,为其所欣赏收藏。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开始显露颓势,出现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日本的艺术品市场进入了“冰河期 ”,市场极端低迷。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自90年代初期艺术品市场的开放,带动了艺术品市场的兴旺。随着内地企业家阶层的壮大,新兴私人收藏家兴起,直接引发了艺术品收藏热。


日本书画回流的原因

具体说来,日本画大量低价流入内地的原因:一是日本经济的不景气,艺术品市场进入“冰河期”;二是日本人住房形式的改变和审美的变迁,导致日本画的实用和审美价值的减弱;三是日本没有经历像中国近代那么频繁的战乱,更没有经历过像“文革”这样对文物破坏的情况,故其保存的书画数量十分庞大。

这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廉价的老日本画带来了大量的日本老式装裱,国内的造假商们利用传统的“金蝉脱壳”法将假的中国画套在老的日本装裱上,配上日本画盒,这样一幅“日本回流”的中国名家书画就制作出来了。

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隆重推出的王羲之(唐朝摹本)《妹至帖》,现于日本大名家家传的手鉴中显示,昭和四十八年(1973年)初次公之于世。据日本学者研究,《妹至帖》所用摹写纸张与技法与《丧乱帖》、《孔侍中帖》相同,应该是一同传来日本的唐内府摹本,估价高达2400万元。这是近些年日本回流中国书画中的一件顶级作品,却于拍卖中流拍。

日本回流王羲之《妹至帖》的流拍,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日本回流书画热”该降温了。内地藏家投资书画也应该越来越理智了,不应再盲目迷信回流书画。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4/2019-09-17/39752.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综合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