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艺术当代
概况
澳大利亚艺术部部长Matt Foley宣布,第四届亚太地区当代艺术三年展将于2002年9月12日在昆士兰美术馆开幕,至2003年1月27日结束。中国艺术家宋冬将参展。这次展览与以往不同之处是,展览规模庞大,但参展艺术家人数限制在相对少的数量;每一位艺术家展出数件作品。这些艺术家都被视为亚太地区的重要艺术家或和年轻艺术家。前者的艺术实践在某个时期内对文化艺术或相关的艺术活动产生过重要影响,后者正日益引起国际艺坛关注。这样的策展方式允许了每位艺术家展现他们在一定时期内的艺术创作,从而让观众更细致地了解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思想动态,提供了一种有连续性的社会背景和艺术思路。
策划小组由昆士兰美术馆各主要艺术部负责人构成;他们是馆长Doug Hall、亚洲艺术部主任Suhanya Raffel、亚太地区当代艺术家三年展项目资深指导Rhana Devenport、国际艺术部主任An Kirker、澳大利亚艺术部主任Julie Ewington。入选的艺术家所反应的主题探索了电影院、电影和视象艺术对二十世纪视觉文化的影响,当代艺术文化宣言的重要形式-行为艺术的持续,以及当代艺术探索全球化之复杂性的容量。馆长认为这个主题的内容也是昆士兰美术馆所关注的,特别是现代艺术和实验电影。
昆士兰美术馆宣布了全部参展艺术家,他们是Montien Boonma(泰国)、Eugene Carchesio(澳大利亚)、Heri Dono(印度尼西亚)、Joan Grounds(美国/澳大利亚)Ralph Hotere (新西兰)、Yayoi Kusama (日本)、Lee U-fan (韩国/日本)、Jose Legaspi (菲律宾)、Michael Ming Hong Lin (台湾)、Nalini Malani (印度)、Nam June Paik (韩国/美国)、‘Pasifika Divas’(太平洋岛,新西兰),Lisa Reihana(新西兰)、Michael Riley (澳大利亚)、Song Dong (中国)、Suh Do-Ho (韩国/美国) and HowardTaylor (澳大利亚)。
前三届的三年展表现了不同地区和文化中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力量,昆士兰美术馆吸引了不少新观众,提高了他们对艺术家的认识,加强了观众对地区多样性等问题的意识。
参展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简介
Montien Boonma (1953-2000,泰国)是二十世纪末期从东南亚崛起的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以雕塑和装置为主,关注以内部的、本土的或者哲学资源作为探索先验意义的手段。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因而作品反射出沉思冥想以及生活中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关系。通过使用不同的媒材:粘土、金属和传统泰国草药,表明了他对性别的兴趣;因为这些媒材的材料暗示了某种气味、触摸、隐秘以及沉默等性别特征。他的近作以错觉和轻巧体现出现代性。 Eugene Caarchesio (生于1960年,澳大利亚)在布里斯本工作。他的作品使用多种媒材,包括建筑、拼贴、绘画、水彩和音响。这些材料通常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的。作品富有私密感并具有日记性质。他经常把大型或者小型的建筑做成系列的缩微模型。在他的绘画和水彩的作品中,媒材透明质量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现,从而强调了生活的可变性和其稍纵即逝的性质。他复杂而富有沉默感的作品是个人记忆和历史文化的再现,同时促使观众对其作品进行各自的解读。
Heri Dono(生于1960年,印度尼西亚)为多媒体艺术的低技术构成所吸引。他利用行为、木偶影像、文本、音乐和音响来探索被录像、电子、动画和投影活化了的动力环境所具有的潜力。他关注印尼传统的木偶戏和歌剧并以此作为他言说万物有灵论的哲学基础。他从现代欧洲艺术家的技术和当代媒介文化中获取创造灵感,通过这些影响,他把艺术和当代社会联系起来。他对当前滑稽的和蕴含悲剧因素的人类状况的评论,形成了富有表现力的个人风格。
Joan Grounds (生于1939年,美国/澳大利亚)的艺术实践是从1960-1970年代后物体传统中衍生出来的。她最初是一位制陶者,1969年从北美来到澳大利亚后就一直从事行为表演、电影、雕塑、装置和音响的工作。与其他同代别的澳大利亚艺术家一样,她反对雕塑和装置艺术的“拓展的范围”。她通过带有女权主义的语言来表现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含蓄地表述了一种集体的政治责任。目前,她跨学科的艺术实践经常是合作性质的,为特定地域而作的作品。从1980年代中期,她开始以不同物体和媒材就其象征意义进行创作。
Michael Ming Hong Lin(生于1964年,台湾)的艺术是探索对建筑空间的干预。通过极为装饰化的装置作品,改变了特定空间的使用目的。他为地点而作的装置规模想强调一种过度的视觉感受。他的创作与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1996年自美返台后以台湾编织物为材料工作。他对家乡地区政治的争论感到沮丧,进而把自己封闭在私人空间和家庭生活中,开始以画静物为娱。不久被家人做的棉质枕头所触动,这些材料很快成为他艺术创作之源。本次展览作品把建筑空间转换成为一个生动的、以花卉、树叶和凤凰为装饰的内部环境,他所强调的是建筑要与技术的协调使用,不能过分看重装饰表面,他对常规建筑内部的“触知感觉”进行挑战,有意识地颠覆现代建筑中的功利色彩,某种意义上讲,恢复了观众对事物的个体的感觉体验。
Michael Riley (生于1960年,澳大利亚)是一位土著摄影家。他参加了1983年悉尼最具突破性的“当代筑土艺术展”。此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从事土著艺术的摄影家聚集在一起,展示了他们独特的视野。Michale拓展了自己的工作,成为一名电影、电视和录像的导演。1993年他创作了摄影作品《牺牲》,一组有15张摄影作品组成的无题目的装置,映射了土著问题,尤其是澳大利亚对土著人曾推行的同化政策和基督教对土著人的影响。本次三年展他的作品是《云》的摄影充满诗意和隐晦的含义,富有神秘色彩。
Ralph HOTERE(生于1931年,新西兰)在新西兰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艺术家。早期的作品以创作极简主义绘画为主。在欧洲学习的十年间他的创作意象由具象转变为抽象,力图表达一种流畅的视觉效果。他艺术中的政治意识在1960年代得到强化。1964年《人权》系列表达对越战的声言。他沿承了土著毛里人的文化,长期以来他与另一位艺术家Bill Culber合作,主要以贝壳、荧光显像管和岩石为媒材进行创作。他同时还制作墙面浮雕,并加入形似波浪的铝,作品试图追踪其家乡的某些关系。他的创作准绳是欧洲风格与本土文化并蓄,赋予传统艺术以新的内容,同时心中总是存有本土文化的背景和审美维度。
Yayoi Kusama(生于1929年,日本)是一位画家、雕塑家和环境艺术家,是战后从亚洲崛起的极富影响的艺术家。她的艺术实践非常广泛:绘画、拼贴画、雕塑、表演、电影、装置、小说、诗歌和音乐。她十岁患病导致幻听幻视。在美期间正值激进主义时期,此后她的艺术停留在激进、商业和反思的层面上。她认为网状结构象征富有生机的生命本质。1966年的充满神秘感的《无限镜屋》的装置作品反映了一种生命力的无限广博以及不可把握性。她对自己的艺术经历描述为:分解和积聚,增值和破碎,是对自己的湮没和对无形宇宙的回想。返日后用多种形式和材料探索无止境的网状结构。她的艺术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感知经验和不可触摸的神秘。
Jose Legaspi(生于1959,菲律宾)的作品在香港、欧洲和美国多次展出。本次三年展,他的展出作品是一千幅素描作品。这些绘画具有自传性质,同时也很有一种对抗性,质疑了当代生活琐事中困难的而富有挑战性的个人问题。然而很多作品还是富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唤起了日常生活中人们爱恨之间的复杂关系。
Lee U-fan(生于1936年,韩国/日本)近十年以来倍受国际赞誉。一方面作品受日本1960年代末的漫画运动影响,针对日本在战后迅速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狂热的消费主义,充满激进思想,对抗了日本传统并挑战了西方的现代主义,他更加关注物质的基本的元素,例如水、石头、板块和金属以及天空。另一方面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反映出对传统价值的尊重,同时也有重建现代主义的倾向,这是他在欧美经历的自然结果。他的绘画表现了佛教的冥想的精神。再现和象征主义-这些西方的艺术基础是他的美学要素。他的艺术理念是:表达的最高境界不是从无到有创生一些东西,而是从有中撷取一些东西,以使世界对它们揭示更生动。
Nalini Malani (生于1946年,印度)是一位资深的多媒体艺术家,她不但致力于绘画,同时拓展了艺术实践的领域到视像和电影。她的大型装置作品通常使用自己的绘画作为投影,产生动画效果。她的艺术实践力图把内部的乌托邦的东西和不安的情绪表现出来成为外在的某种形式,通常使用通过记忆书写出的文本来表述,这些记忆被历史遗忘或者变得模糊,意在缔造一种另类的故事文本。
Samoan Lisa Taouma(新西兰)的作品是以一系列自我设计的表演为基础,展现了萨摩亚人的艺术。她本次的表演包括一系列的服装表演和身体装饰表演。随着她的表演,将出现舞蹈、音乐和动静结合的图像投影、探索了当代新西兰人的生存经验,表演过程将拍成录像。
Lisa Reihana(生于1964年,新西兰)是一位新西兰土著艺术家,他在新西兰多媒体艺术和电影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表现了与土著身份和双重文化生活中的复杂观念的兴趣,通过多元媒体强调当代经历。他的电影、录像和动画制作常常伴有音响效果,以及反映文化历史的拼贴画。本次参展的作品是大幅的摄影,用土著女性形象来表达神秘和其在土著文化中的地位。
Nam June Paik(白南准,生于1932年,韩国/美国)是一位在推动视像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先锋作用资深艺术家。在过去二十五年中,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音乐、表演和多媒体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观念,并在这些领域继续作贡献。他对音乐得兴趣始于大学期间在德国对音乐,艺术历史和美学的学习。1958年与JohnCage的联系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对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感到兴奋不已,开始利用电子和大众传媒网络,例如电视机精心制作作品。
宋冬(生于1966年,中国)是这次参展艺术家中最年轻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往往强调某种观念,经常与摄影、装置和视像并用。他的作品探索感知,超越的观念以及瞬间即逝的存在。他许多的表演是关于冥想,例如《水写日记》,他把日常生活的书写仪式化了,并通过一系列摄影作品作为记录的手段。通过这些摄影系列和短小的录像作品,宋冬使用序列的影像探索了飞速发展的中国,抓住了瞬间即逝的意义和当代社会的幻象。本次三年展期间,悉尼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联合邀请宋冬到悉尼进行演讲。
Suh Do-Ho(生于1962年,韩国/美国)是一位年轻的艺术家,他对地球村的观念有非常强烈的兴趣,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成了他作品关注的中心。他经常使用重复和叠加手段制作大型装置。《我(们)是谁》是一件装置作品,他运用重复和叠加技术制作了四万张个人的面孔,作成一张巨大的墙纸,回应了他的这些观念。
Howard Taylor (1918-2001,澳大利亚)晚年时候成为澳大利亚最主要的现代主义画家。二战后他在英国接受教育,回国后在西澳定居。他研究光从树叶中滤过的色彩变化,他的灵感之源来自现代主义的欧洲艺术家的技术和当代媒体文化。他使用这些因素的影响作为连接艺术与当代社会的一种方式。通过一种富有表现力的个人风格。他经常以古怪之物来批评现实人类状况的滑稽和悲惨的一面。他的作品形成一种简单而幽雅的风格,尽现大自然之美。
亚太地区当代艺术三年展(APT)历史回顾
迄今为止,亚太地区当代艺术三年展已经举办四届。历史不长,但已经产生相当影响,并越来越被视为世界范围内展出亚太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艺术卓越的文化活动。
昆士兰美术馆的当代艺术馆馆藏丰富,而且已经把收藏亚洲当代艺术作为最为重要的政策之一。世界各国的美术馆寻求这一政策的并不多见。其亚洲艺术收藏始于1993年,是为纪念在澳洲长期支持日本艺术的两位人士,其亚洲艺术的馆藏已达三百件,很多收藏是在前三届的亚太地区当代艺术三年展中购买的。
首届三年展的策展结构包括一个国家评审委员会,由澳大利亚各文化艺术机关的负责人构成。分别包括昆士兰美术馆馆长和主要艺术部的负责人;一个澳大利亚遴选小组,由澳大利亚视觉艺术机构的主要策划人和主任担任。这些人分别负责不同区域,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对他们感兴趣的艺术家进行挑选,由国家委员会最终决定。以后几届三年展吸纳了国际策划人,仍然以地区部署策划人为模式,到当地进行考察和遴选艺术家。
第一届三年展17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展出了76位艺术家的作品。共15位策划人到各地进行了两年半的研究工作,并选择了他们感兴趣的艺术家的作品,策划人的理念是作品要能够反映该国或地区重要的问题。展览虽然没有主题,但探索了亚太地区国家的文化多样性,文化身份的概念和传统与变化,号召一种新的评论方法,摆脱欧美的范畴,发展不同的视角。三年展最终认为欧美中心的观点对评估亚太地区的艺术已经不再是有效的公式了,体现了策划人力求摆脱欧美中心主义的艺术霸权,建立亚太地区艺术家和艺术专家之间的对话的意图。
第二届三年展引进了国际策划人,38位国际和澳大利亚的策划人共同从15个国家中选择了一百多位艺术家参展。其主题“现在的遭遇”是建立在一系列国内论坛和国际研讨会的成果上的,探索了现有的生活和艺术在今天世界相遇的情形。
第三届三年展由48位策划人挑选了77位艺术家参展。以“超越未来”为主题,其一是一种对历史的回顾,包括对过去、传统和以往三年展的历史回顾;其二是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过去即是他们的未来;第三,未来是在人们身后之物,过去是在人们面前之物,因此有鉴古明今预之未来的意味,同时表达艺术家们立足现实构建未来的信念。
亚太地区当代艺术三年展的举办反映出澳大利亚对自身文化定义的追求。长期以来,从其于地理位置上将是一个独立的大陆。欧洲对澳的殖民政策和澳洲曾经执行的白澳政策,一度导致他对亚洲的敌视态度。随着亚洲移民的增长和对外界交流的需要,澳大利亚逐步改善与亚太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对地缘政治的考虑,对亚洲的发展潜力的预测,澳意识到发展在亚太地区文化先锋作用和促进知识,艺术交流的重要性。自1970年代,在文化和艺术方面,澳大利亚一方面注重培育具国际性的悉尼双年展,与国际艺术建立对话,一面积极于亚太范围内三年展的建制,发挥在亚太地区的影响、使澳大立亚的艺术在国际上有了可视性,与各国优秀的艺术家建立和发展了联系,同时丰富了自身的艺术和文化,逐渐明晰了其文化和艺术定位。澳大利亚的文化身份也因其文化的混合而变得充满活力,多元发展。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土著文化一直是澳大利亚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最近的移民主要来自亚洲邻国,亚洲国家日益成为澳大利亚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积极推行多元文化政策,澳大利亚也从多元的文化元素中寻找自己的文化身份。文化的交流,渗透和差异为澳大利亚带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