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展览评论

油画需要平视的眼光—《2008·中国百家金陵画展》

中国的现实问题和自己的文化诉求,永远是别人无从代言的。人物画的力量,源自本体的精神内核。无论油画、版画抑或中国画门类中的人物画,都不能缺少一种至关重要的精神特质,这就是其中蕴涵的人文情操和现实关怀精神。只有承载了人的喜怒哀乐,贴近人生,切入现实,直面问题,体现人文情怀的人物画,才会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欧洲油画是从蜡画法、蛋胶画法上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至15世纪,杨·凡代克兄弟终于完成了从胶到油为介质的转换。也就是说,文艺复兴时期才正式出现的油画,至今只是500来年的历史。若与雕塑、壁画、中国画或另外一些艺术门类相比,它应该说还相当年轻。不过,话又说回来,由于油画特别的表现力,画家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其传达手法和个性表现具有了更大的丰富性。因之,它问世后传播之迅速,发展之快,风格流派之多又令其他艺术门类瞠乎其后。油画已在地球上到处生根、开花、结果,而且在不同地域结出了各具风味特色的果。说它是世界性的最大画种,想必不会有太大异议。 科学的奶汁喂养了新生的油画婴儿。油画的造型语言特征,油画作为一门艺术的基本要素,都与科学,与人们认知和把握自然的行程相关联。英国人迈克尔列维《西方艺术史》写道:“从15世纪早期起,意大利人一直试图实现‘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以产生出一种焕然一新而且更加真实的艺术”。文艺复兴之前的希腊人懂得透视缩短,却未能明白“近大远小”的透视法则。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大量实验之后,透视学帮助画家画出空间结构的深度,光学指导画家用明暗、色彩变化画出立体感和空间感,解剖学教会画家准确把握人体比例和形体结构的变化。一般而言,情感和理性难以和平共处,艺术的创造甚至可蔑视科学的法则。但客观地说,科学在更多时候并非在约束思维而是帮助了人们更好地进行创造。

对于现实世界的人类,最普通最经常的反应莫过于对色彩的感觉。难怪马克思会说“色彩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油画无疑正是把这种“最普及的形式”作为最基本的艺术语言的。对于油画的观者,第一个感觉是对于画面色彩的感知和反应。无怪乎,古今中外的油画家总是把色彩运用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来对待。可是,难处也正如美国的库克说的那样,“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色彩是他必须要对付的一个最困难的题目,因为没有什么可靠的规则可循。”另一方面,也正因为不用恪守什么固定的规则,油画的表现先天地具有多种可能性。画家不妨侧重某些手法,偏爱某些题材,专注地传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对艺术的理解。回溯油画的发展历史,各种风格和流派的出现,无不与每一个时代油画家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方式直接相关。

上面所说,当然只是我们对待油画这一外来艺术门类的若干常识。去年在北京,我曾参与组织一个与浙江美术学院“罗训班”油画有关的研讨活动。1960年10月至62年10月,文化部根据中罗文化协定委托浙江美术学院开办罗马尼亚油画训练班(简称“罗训班”),聘请布加勒斯特美术学院埃乌金·博巴教授及夫人哈其乌博巴·吉娜老师主持教学。这是中国美术界当时被视为与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并列的一件大事。“罗训班”教学循序渐进、长短结合,重视学员个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苏式教育体系、苏联油画创作模式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博巴的“罗训班”强调结构和表现,这是以另一流派的艺术理念对中国油画作了必不可少的补充。我在主持研讨会时,特别引用了博巴第一次与学员见面时说的话——“我来到中国,不想把欧洲的油画传统机械地搬到这里来,我认为一个中国油画家不应盲目地学习和纯粹地摹仿欧洲的油画,而应该在学习中注意中国的特点,创造出中国的油画”;“我提醒大家在学习中注意两个方面:艺术思想要尽力符合时代潮流的观点;艺术形式上要建立民族的风格。”

博巴这一段话,让人感慨系之。中国油画家在汲取、借鉴的同时,头脑必须十分清醒。因为,中国的现实问题和自己的文化诉求,永远是别人无从代言的。这一点,连外国人都早已明白。我在以往的文章中,曾多次强调一个显见的事实——无论何种来自西方话语系统的信息文本,它被嵌入中国文化艺术母体之前,必然历经被选择、过滤以至重组的程序。

基于以上的认知,我们在观看《2008·中国百家金陵画展》这一批油画作品时,不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视角和有效的解读方式。感谢组委会的关照,在本届展览开幕之前,我已在北京看到100件入选作品的照片。我不太了解今年金陵油画展的策划初衷,但第一深刻印象是入选和获奖作品全部为人物画,而且绝大部分为现实生活题材,时间空间都予人一种在场感,使人亲近和亲切。即便这不太合乎策划主旨,我以为仍是重要的长处。适值举国抗击汶川大地震灾害和2008北京奧运会举办期间,看到多有作品直接表现抗震救灾内容,还有不少作品融入了奧运场馆、标识、吉祥物等形象,甚至让人感到作品有一种特殊时期的新闻元素。油画家关心现实和关注社会热点,从中体现出人性的善良、同情心以及艺术的责任感,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无庸置疑,人物画是最具现实品格的艺术品类。人物画的力量,源自本体的精神内核。无论油画、版画抑或中国画门类中的人物画,都不能缺少一种至关重要的精神特质,这就是其中所蕴涵的人文情操和现实关怀精神。只有承载了人的喜怒哀乐,贴近人生,切入现实,直面问题,体现人文情怀的人物画,才会具有真正的生命力。由于被“文革”的假现实主义和伪现实主义坏了名头,真正的现实主义至今尚未全恢复声誉,以至现实主义好的传统也被丟弃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更感兴趣的是本届百家金陵油画展当中叙说普通人日常生活,表达他们真实精神状态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有当代都市街头景致、新生一代青年形象、时令节日生活状态、民工农户劳作现场等等,视野广阔,角度不一,让人看了有一种纪实式的真实,有一种现实主义回归的感觉。这些作品,大都能采用一种平视而非仰视或俯视的眼光,以平常心,以真切的心态去接近凡人小事,去触摸普通人的心灵。这些,我以为是本届金陵油画展最可贵的特色。

仰视的方式,是把平凡的工农兵画成红光亮和高大全,人们在“文革”中已见多了。俯视的做法,是把普通人渲染为愚钝麻木、痴呆丑陋或只知烧耗子取乐的现代智障者,这在近年也见多不怪了。这虽是两个极端,但人在其中都只是某种可肆意而为的元素,人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同样被粗暴地歪曲了。这样的艺术同样是虚伪的,失去了真实基础和诚实心态的艺术,怎么可能打动别人呢?

油画需要一种平视的眼光,在当今的中国画坛尤其如此。《2008·中国百家金陵画展》虽然仍如近年所有大展一样,未能推出让人期待的大家和力作,但一批油画作品能体现出可喜的整体特色,让人获得启迪,让人看到希望,已足以让人欣慰。


(作者:梁江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5/2019-09-17/37884.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展览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