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刊编者按:作为中国重要的 艺术批评家,巫鸿先生是较早走出国门,游走于世界各地,从事艺术传播的人士。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就在哈佛大学组织举办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现代艺术的展览。至今为止,巫鸿先生担任过首届广州三年展等多个大展的主策展人,在 实验艺术、摄影艺术等方面深有研究。巫鸿先生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策展人,在金秋九月他回国期间,本刊就双/三年展的一些问题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访谈。
记:这次亚太地区的双年展共同举办,规模盛大,您作为一个资深的学者和策展人,请您谈谈总体的看法。
巫:每个评论者有自己的观点,如果合起来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我今年没有把对这些展览的评论列入研究计划,只是匆匆忙忙的看了下广州和上海的展览,所以没有什么权利来表达观点。
记:有点跑马观花的意思。那谈谈您的跑马观花的印象?
巫:这两个展览开幕以前也都有所接触吧。去年上海双年展筹备时参与过主题的讨论。仅仅根据印象去评价这些展览,似乎有点不负责任。
记:从双年展的溯源而言,这种艺术类的双年展大概从什么年代开始的?
巫:这个名字和实际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溯源大概是威尼斯双年展。但是大部分目前的双年展都不再像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那样分国家单元。这种以国家馆为主的方法是比较老的,带有一种国际博览会的性质。欧洲的一个策展人对我说,近年的双年展、三年展热,很可能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特别是非西方现象,就是说以非西方为主的一个现象。
记:比如说圣保罗、迈阿密、台湾等等,您也比较早策划过几个展览吧?
巫:我参加过广州、光州的策展,但只是主策展之一,还有很多的策展。
记:回顾这些双年展或是三年展,您觉得是哪个比较权威一点?
巫:我觉得都在变化,比如原来光州双年展、横滨三年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比较早,但是现在就未必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了。比如上海作为城市来说它就很吸引人。
记:它应该具备一个充足的可能,将来做一个亚洲最好的可能性。
巫:很难说那个双年展是最好的。这种提法不科学,因为双年展每年的特点都不一样,每届的策展人都不一样,所以它每届的水平会相差得很多。此外个人也有个人的看法。有人认为广州今年比较好,有人可能觉得上海比较好,都是根据个人的观点来表达的,当代艺术很难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卡塞尔文献展是大家公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展览,在学术上有自己的空间。但是最近的一届,大家反映并没有那么好。
记:双年展从学术水准上应该有某种意义上的排名吧?
巫:每次的策展人不一样,你没法说某地的双年展的学术水平高低,只能谈这个双年展的某一次。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