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同大多数的古典艺术形式一样,在今天显得有些多少不合时宜。它丧失了自身的恰当语境:水墨画时代的生活方式,文人气质以及整个文化氛围已经消失了。我们所历经的这个快速的转瞬即逝的“现代”,并没有水墨画的培育土壤。如果按照经典的方式画水墨,往往给人一种时空错位之感。问题是,水墨画真的没有活力了吗?它真的应该是一门置放在博物馆中的艺术形式吗?这几个艺术家实际上共同面对着这个问题。不过,他们并没有放弃水墨这种形式,但是,他们也不想让水墨画追上这个时代,同这个时代进行粗糙的强制性结合(事实上,水墨画追上这个时代也是不太可能的);相反,这些艺术家在今天选择水墨画,更主要的是让水墨画作为艺术家的生活方式。正是借助于水墨画这一古典形式,借助水墨画特有的风格节奏,艺术家能够从这个喧嚣的时代中独立出去――他们并不打算和这个时代妥协。但是,怎样借助水墨形式获得自己的生活风格?在此,对水墨的运用,也不是对水墨画传统的照搬,而只是选择性地对强化或者根除水墨画传统中的某些风格。在这里,我们看到,与其说水墨画是去表意,是像经典水墨画传统那样去绘制形象,不如说水墨画是去拒绝这种形象的制造。正是在拒绝形象,拒绝再现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水墨画的新方式:它是一种修炼,一种关于自己的生存技术的修炼。最明显的是,我们在这几个艺术家中看到了大量的重复――这是符号要素的重复,水墨画在这里是通过大量的符号要素的重复来进行的,这些重复的要素要么是线条,要么是指印,要么是拼贴的宣纸。这些要素在这里并不组成一个形象,更不是借助这些形象去“表达”什么,相反,这几个艺术家的方式,是不断地去重复这些符号要素,这些重复,一方面是为了将这些符号要素关闭在表意实践的大门之外,另一方面,重复本身就是修养,就是修身的技艺。在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重复尤其能够体现这一点。正是借助于符号的重复,以及制作这些符号的行为本身的重复,一种有关修炼的绘画,在这个一切都速朽的时代诞生了。我们具体看看这几个艺术家的各自修炼方式。
李华生
为什么人们如此重视线?线的穿行本身构成了时间的轨道。正是一个时段,而非像点一样骤然一瞬,使得线有丰富的变化性。同样,正是因为这种时间性,换来了线的变化空间。它因此将一种变化性埋伏在自己的范畴内――这些变化包括粗细,浓淡,行止,轻重以及最重要的,激情的变化,身体的变化,以及内心的变化。线因此曲折多端,微妙善感。它是内心的痕迹展露――人们总是在线的过程中发现了某些内心的秘密。这样,线总是表意性的,仿佛一种微妙而细碎的痕迹只能通过线得到表露,在这个意义上,线总是和身体相关,和力量相关,和激情相关,也和修养相关,一个文人将自己的存在性托付到线之上――这是水墨画的伟大传统之一。我们看到,线是存在的渊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赋予了线一种基本的价值概念。
但是,李华生的线条如此之缺乏变化(或者说总是同样地变化),如此之稳重(你也可以说是单调),如此之有规律,它们总是整齐地组成一个方格,你甚至看不到它们的曲折和变迁,看不到它们的轻重缓急――它们好像从表意的轨道中挣脱出来了,线好像不是身体骚动的产物,而是一种理性的规划。线成为画面的主角,但是,这是没有故事的主角,或者说,这些故事就是不讲故事。李华生的这些线,是一种平静的复制,一种反复的再生产,一种非人格化的重复。线如此之多,如此之类似,如此之充满了计划性,它们丝毫没有个性。正是因为没有个性,它就这样根除偶然性的身体痕迹,并斩断了同人的关联,线不再被赋予一种复杂的深度,它也因此获得了它的单纯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线被去除神秘化了。在水墨传统中,人们总是根据线来追溯绘画者的内在世界,但是,李华生斩断了这样一个线索。
这种非神秘化的线,恰好获得了某种特殊的效果。如果线并不是激情的流露,那么,线是什么?我们在这里看到,线和线发生关系,线彼此交织,组织了它的方形,框架,它是构思的产物,而不是激情的偶然爆发。事实上,在水墨画传统中,线通常是流畅婉转的,而在李华生这里,线基本上是笔直的,是方正的,是理性的。为什么要这样来处理线?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故意同一个传统发生偏离,或者说,是直接同水墨画中的笔墨概念发生偏离。李华生对线不再信任了,将线从它的厚重使命中解脱出来。线在这里就成为一种单纯的运动,一种耗费时间的运动,它并不是将内在的世界表达和再现出来,相反,它的书写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它的书写本身,就构成了它的全部。线是时间的痕迹,但是,这里不是记载深度的痕迹,或者说,这是单纯的痕迹,是痕迹本身。李华生借助水墨画道具,将线还原为线,这就是单纯的线。一旦得以解脱,这些线存在的意图就是消耗时光,而艺术家正是在这种书写的时光中将外在的世界挡在画面之外。
张羽
张羽的这些指印表明什么呢?我们终于根除了笔了,在这里,手或许就是笔。这是直接的身体书写,在水墨画传统中,手总是借助笔来展示自己的,笔是中介,笔墨是不可分的,墨作为一种潜能有待于笔的主动创造。笔墨组合甚至带有阴阳之间的性隐喻。张羽有意义的地方在于,手和墨相结合了。甚至是只有手,没有墨,手沾上清水直接在宣纸上点击。手指难道取代了笔的功能?不,手指不是像笔那样以一种运动的方式去运作,而是去点击,不停地反复地在宣纸上点击。手的点击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动作,它有时候表达不屑,有时候表达的是蔑视,有时候表达的是愤怒,有时候表达的是敌意,但有时候它表达的也是一种亲昵。手指点击,无论如何是一种富有暧昧色彩但却激进的态度。张羽正是通过这种手的点击方式表达了他对水墨画的复杂态度。这是在宣纸上的点击,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水墨画传统的点击。这是什么样的态度,不敬?调情?致意?或者是以一种指印的方式将自己铭刻在这一绘画传统之内?是在这一绘画传统之内的签名?抑或是,这种手指点击,是对古老的东方绝技“一指禅”功夫的隐秘回应?也就是说,绘画是不是应该纳入到一种“功夫”的修养中去?
如果说,这是以一种反水墨画传统,反笔墨传统的方式进入到水墨画传统中的话,我们发现更有意义的是,身体直接作为绘画的媒介了。手沾上清水或者墨机械般地点击着宣纸。这一方面是对宣纸的书写,是将宣纸填满,是让空白的宣纸充满形式(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让宣纸凹凸,改变宣纸的质感和质地,改变宣纸的内在要素(清水本身可以改变宣纸),也就是说,是让宣纸具有一种绘画感,让宣纸变成“作品”;但另外一方面,点击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个行为,不停地点击,重复性地点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强迫性地点击,这一行为本身也是一个作品――点击在这里最后变成了一个义务,变成了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它由一个主动性的甚至是进攻性的行为变成了一个被动性的消极行为。主动性的点击转化为被动的甚至是机械般的不得不点击――这也许是身体(手)点击的奇妙效果。因此,这里实际上有两个作品,或者说,一个作品是行为,一个主动性转变为被动性的行为作品;另一个作品是行为的后果,是手印在宣纸上的痕迹。这样,张羽的这些作品,将当代的行为性引入到水墨画传统中。不仅如此,手指的清水点击,似乎使得这些书写和“绘制”完全是“无用”的,只是改变纸的形状和特性,但不记载什么,对于绘画来说,这些清水式的点击好像是浪费,它什么也没有“画”出来,绘画于是变成对于无的绘画。最后,这些点击完全是偶发性的,是身体的瞬间的机械般的触摸。这种触摸也将绘画从一个再现的技艺中解脱出来,而变成了活生生的肉身经验。
梁铨
梁铨采用的是拼贴的方式,他将宣纸裁成小条状的纸片,拼贴在油画布上。这些宣纸本身也被着墨了。在这里,宣纸的功能发生了转换:在水墨画传统中,宣纸和墨是很难分开的,墨在宣纸上绘制或者书写,它不仅借助宣纸来表现,同时也渗透进宣纸本身,改变着宣纸的质感。在这个意义上,墨和宣纸构成了一个整体:宣纸是作品的承载者,是作品存在的媒介,同时它又是作品的一个内在要素,是作品本身。但是,在梁铨这里,这个染色的宣纸――我们可以将它看做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却成为另外一个作品的内容:它们被拼贴在油画布上,构成画布的内容。这个时候,宣纸不再是绘画的媒材,而变成了绘画的题材。染墨的宣纸,现在构成了另外一个作品的画面内容。就这样,宣纸就不是用来书写和绘画的,而是用来被书写和被绘画的。通过这种方式,梁铨奇特地将改变了宣纸的功能,以前它是承载画面的,现在,它被画面所承载。宣纸成为被画的对象。
不仅如此,这些宣纸本身裁剪成小条,它们自身密密麻麻地拼贴在一起。这些拼贴构成一个手工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绘画不是用笔进行的,而是用手进行的,绘画是没有什么法则的,而只是遵循一种基本的排序法则。这些染墨的宣纸也不表达意义,它们只是被染墨了,因此,整个画面没有任何确切的表意性,只是单纯的无意义的墨纸的拼贴。或者说,拼贴本身就构成了绘画的意义。但是,这种拼贴符合当代艺术中的拼贴概念吗?当然是,拼贴直接将那种追求整体性的绘画风格打破了,将那种统一的表意性的风格打破了,它直接诉求于某种碎片感,并且将意义驱逐在画面之外。但是,梁铨的拼贴行为还不止于此。梁铨的这种拼贴有自身的风格,它还是一种“裱”的方式,它回应了中国画的装裱传统。由于宣纸本身是柔软的,可折叠的,将不同的宣纸拼贴在一起,这本身就对力量,对缝合,对粘贴形成一定的要求,从根本的意义上,拼贴构成一门技艺,或者说,它需要耐心,或者说,拼贴培养耐心,培养成一门修炼技术。在这个意义上,梁铨的拼贴,将现代艺术的拼贴概念和中国画传统中的装裱概念结合在一起了。拼贴在此既表明了一种绘画观念,也表明了一种绘画技术,同时,它也是一种修身的技艺。
梁铨的另外一些与茶有关的作品,是这种修身技术的强化。茶本身是需要慢慢品味的,它慢慢地渗透进身体之中,但是,在这里,茶成为绘画的材料,它慢慢地渗透进宣纸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印迹。在这些充满茶迹的作品面前,人们能够敏锐地感受到一种舒缓的节奏,一种婉转的抒情,一种同现时代的快速相互抗衡的慢速度。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