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水墨有关”画展将于10月26日在川美开锣。首先,我还没有见到这个展览所有作品,从目前公布的那些八位水墨画家与八位油画家却不乏了解,他们基本是些“当年勇”名家,如今创造力大都衰竭,所以我在主观上怀疑他们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但愿这次展览超出我的臆断。以下是我就海报的文章所公布的五大“亮点”进行叵测。详细见鲁虹博客上的相关海报文字。
(1)
亮点之一:本次展览特别邀请了一批目前在中国处于一线的艺术家,共同利用“水墨”作为媒材,进行一次学术性的对话。此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当代艺术与传统文脉的联系;另一方面是在全球化的艺术格局中,进一步突出中国当代艺术的民族身份。在西方艺术思潮居主导地位的当下,语言的选择对于身份的确立十分重要。一个中国艺术家如果不用中国式的语言方式去说话,即不保持自身文化的连续性、独特性与自尊原则,我们将很难与西方当代艺术展开平等的对话。因此,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来建构我们的主体、身份与艺术史是关键问题,不能简单地创作水墨画,而要严肃地面对传统文化,并寻找到将过去转换为现在的有效方式。
按:这次画展邀请的画家均不处于“一线”的艺术家,是试验水墨时代当年的“一线”。他们当年在水墨表现手法与语言尝试方面均取得一些成就,可这种成就基本限于形式语言的表现,不构成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价值。糟糕的是,这些当年试验水墨,在今日出现一种倒退的转向,它们均强调民族艺术与文化身份作为自身依托,并把它们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抗的文化武器。即在所谓全球化艺术格局中进一步突出中国当代艺术的民族身份,并打出要求保持民族文化的延续性、独特性与自尊原则,同时又要求对西方艺术主导下的艺术进行平等对话。这些显然是自相矛盾的,民族性与本土性就不需要什么外部对话,难道需要西方艺术按照各自不同的民族作为文化身份,如德意志艺术、拉丁艺术;以及美国艺术被肢解成各个不同民族文化身份的艺术,然后大家都以民族特殊性进行平等对话吗?让它们表达各自不同的主体、身份和艺术史。假当如此,那不过是一种无意味的民族秀而已,如同万国风物的展览而已。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囿于民族文化身份的艺术展,不过按中国自身文化意识形态与民族主义的内部需要,此外,恐怕不构成任何有意义的对话实质。
(2)
亮点之二:展览邀请了八位主要从事水墨的艺术家(按姓氏笔划排列)——卢辅圣、刘庆和、刘进安、朱新建、李津、李孝萱、周京新、潘公凯;以及八位主要从事油画的艺术家(按姓氏笔划排列)——方力钧、叶永青、许江、李磊、尚扬、罗中立、周长江、曾梵志。他们立足于各自多年来对艺术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对于“水墨”的多重视角,共同建构和归纳出一个崭新的“水墨”情境。尤其这些长期从事油画创作的艺术家,大多数是首次公开其水墨作品,使得“水墨”一词,超越了画法、画种、材料乃至观念的意义,而逐渐成为一种广义的文化意义的代言。
按:以上十六人如我在开头就说了,他们已不再是一线的艺术家,他们的成就是大是小早已历史定数。除非他们拿得出有说服力的新作。此外,中国当代水墨的发展已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根源不在水墨本身,而在于中国艺术普遍的内在贫血,因为中国绘画艺术无法为其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作用,只在形式风格、单一审美和内部技术作种种努力,由于艺术家对现实的回避与政治的暧昧,缺乏勇气将艺术根植于生活当中,这使中国艺术与其时代及社会隔绝了呼应关系。因此,无论水墨的风格如何之新,也不过是一种语言形式的技法演练。
(3)
亮点之三:策展人鲁虹先生把参展作品全部定位于架上绘画,从“水墨”回到水墨画,在单纯的观念上似乎后退了一步,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创作上,则回归到一个既坚持水墨所蕴含的文化属性,又不放弃其代表的工具、材料属性的位置,并且为水墨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有益方案。在对于这种形式的重新认识的过程中,水墨画得以纵向深入与勾连。
按:无论鲁虹先生如何定位一个画展,但它无法改变当代中国艺术的贫血症状。从水墨回到水墨画均为工具与材料的技术性范畴。试图把这种材料赋予民族文化身份也是意义不大,玩来玩去就是那种笔墨趣味和苍白意象,全然是顺势方式。除非这次画展作品被赋予一种全新的内在价值,对社会文化具有一定正面的影响力,否则再怎么叫吭均无意义。
(4)
亮点之四:参展艺术家的强大阵容: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先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先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先生、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周京新先生、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周长江先生;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卢辅圣先生、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先生;十大美院著名教授尚扬先生、李孝萱先生、刘进安先生、李津先生、刘庆和先生;以及著名艺术家朱新建先生、方立钧先生、叶永青先生、曾梵志先生。他们共同出场,将打造一幅更趋向灵活的“水墨”发展蓝图,水墨成为串联这些作品的一个线索,而不再是统摄全局的称谓.
按:这个阵营的确强大,但如果谁把它当作一个亮点则需要掂量一下中国美术学院的含金量与号一把中国艺术的脉,否则不过是看热闹而已。中国没有因为美术学院的林立、以及多于牛毛的美术科班学员而出现了真正“艺术大师”,更没有对本国与世界产生文化思潮的影响力。不如说,造成美术江湖的帮派林立与僧多粥少的局面而已。所以,以院长阵营来宣传这次画展的艺术水平则缺乏说服力。再次,以学院派来炫耀一个画展艺术成就恐怕也不合时宜,当现代没有几个美术大师从学院里滚爬出来的,只有在一个没有真正艺术的国土里,才出现学院派的畸形“象牙塔”。
(5)
亮点之五:本次学术性展览得到了四川美术学院的鼎力支持,不仅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慷慨资助,而且在学术建构上提出了有关当代艺术发展的更新思路。院长罗中立先生指出:今天我们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得当代艺术趋于成熟,这次展览不仅使我们重新审视“文化、本土、民族”等问题,而且为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俞可先生谈到:“今天我们重提水墨一事,并置于更广阔的角度,是把它作为宣扬民族身份的有力武器,还是作为制衡国际艺术发展的新坐标?在全球化的语境里,中国水墨的实验性工作究竟是彻底重来,还是依然坚持固有的形态、身份、媒材或价值?当这些问题都不成为关键时,水墨有什么理由回避‘当代’呢”?
按:有钱、有力、有兴办些画展是好事情,但话要说得实际一些为好。绝不能象罗院长指出那里“天花乱坠”,因为今天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如同中国当代艺术一样混乱无序,“趋于成熟”之说无异于自欺欺人。其次,文化艺术的要朝向“本土、民族”发展与多元的文化发展是牛马关系,不然历史发展到各守一方、以族为国的时代就定型不变了。要知道,多元化是基于经验策略,绝对不是最终实行准则;多元的目的提供更多空间的选择性,而非所有多元均为有利用价值或被全部正确选择。因此,强调多元而不强调单元质量是废话,手段策略毕竟不是目的本身。俞可先生提出一些发问,而且采用“民族身份”、“武器”、“制衡”、“新坐标”和“全球化语境”等字眼,我的看法是:水墨只限于语言的试验与材料身份化不是最终目的,这些只能使它越来越走向孤立,成为一张符号性的民族工艺品。一种开放的水墨,它应该象其他画种是纯粹材料,不必承受过多的非材料杂质的干扰。当水墨被赋予一种民族绘画就意味它永远都戴上了紧咒箍一样。试验水墨最初目的解除附加在“中国画”材料上过多的裹脚布,现在倒好,放了一下脚又重新裹起来,为什么?水墨附上“民族”标签就可以作为与西方世界对话的文化武器?还是在国内叫拍得更加响亮?
最后,希望这次画展取得圆满成功!其中有几位画家对中国试验水墨作出语言开拓方面的重大成就,但愿这种画展能够取得艺术价值与学术意义的对话结果,而不是我主观猜测那种老调重弹的模样。以上以上均为我的几点质疑性看法,它基于海报文字的一般评说。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