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水”的风情小城威尼斯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海面上浪漫的梦境吸引着全球无数观光者的目光,这个城市曾一度拥有全欧洲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的集合。如今,艺术世界的威尼斯双年展依然吸引着世界喜好时尚艺术的人们纷至沓来,尽管欣赏的抑或是非议的个中滋味杂揉其间……
历届双年展似乎都难逃饱受争议的命运,但今年更激烈些,以至于史上最年轻的2009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丹尼尔·伯恩鲍姆(Daniel Birnbaum)在接受采访时说“双年展从来就是用来被批评的。”话至如此,不知夹杂怎样的个中滋味,“我从来没有经历过温情脉脉的情况。要做一件事情总是很困难,双年展从来都不会收到好评如潮,但没有关系,它们的出现就不是要讨人喜欢的,它们出现就是要引起人讨论的……我不在乎人们说一些批评的话。如果人们看到了一些我设法交流的东西,我会很高兴。但我已经准备好了——5000名特派记者——它绝对不会是一个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
当问及今年策展主题“制造世界”的来源,他说想法来自曾读过的一本美丽的书——制造世界的方式(Ways of World Making),是美国哲学家Nelson Goodman写的。这样的标题提供一个沟通的氛围,而不是严格的一个概念。制造(Making)是关于艺术在工作室,或者实验室一样的环境中,这是和博物馆很不同的地方。
对于展览主题,大多数人认为“大而空泛”,似乎什么都能放进去展示。顾振清认为近几年来,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思路停留在对美术史定义的论述层面,缺乏对其他学科的探讨,因此让原来的实验性、前卫性的双年展渐渐变得不能打动人。策展人的整个主题不直面当今国际社会问题、文化问题、政治问题让人感到失望,他们陷入了一种精神困境。
黄专在《威尼斯的怀旧神话》一文中也提及:“隐形的权力操作、混乱的美学和不断增生的嘈杂信息使双年展越来越像波德里亚笔下‘超真实’的模型,就像真实的美国越来越接近虚幻的、符号化的迪斯尼乐园,真实的艺术也越来越像威尼斯岛上这两年一度的已经有点让人反胃的视觉游戏。瑞士人丹尼尔·伯恩鲍姆制造的世界延续着这个世界的平庸和惰性,即使有瑙曼、米开朗基罗这样的大师撑台情形也未见改变。”
双年展的资金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丹尼尔坦言“这次双年展,从资金上来说是不容易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双年展,今年艺术展的预算比两年前减少了1400万欧元。以至于今年的票价从15欧元增至18欧元,也许主办方期许能从门票收入中多少补回一些吧。此外,入选主题展的大多数艺术家背后都有或欧洲或纽约的代理画廊,这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
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小野洋子和约翰·巴尔代萨里被授予终生成就奖——金狮奖。威尼斯双年展为此发表的声明中说,授予他们这一奖项是为了表彰他们对“语言艺术的革命性突破”。总策展人丹尼尔·伯恩鲍姆说:“小野洋子和巴尔代萨里作为杰出的艺术家,他们开创性的行为打开了通向诗歌、观念,和这个社会可能性的一道门。对于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他们呈现出的东西启发了我们对艺术和这个世界之间关系的更深理解。”
美国老将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今年的作品《拓扑花园》(Topological Gardens)使美国馆拿下了威尼斯金狮奖,这件作品整理回顾了艺术家的雕塑、装置、多媒体等作品,分别在“绿园”以及远离主展馆区域的威尼斯大学、威尼斯弗斯卡利大学3个地方展出,布局确实是77个国家馆里最用力的一个。策展方负责人对于将展览分成3个地点做了相当玄妙的诠释,大意是,“拓扑”这个数学的、隐喻的概念既和诺曼作品关联,同时也和威尼斯城市结构产生的可能性阐释对接,展览布局于是提供了一种框架,观众可以在这个框架中获得一种经历,在穿越城市的过程中和诺曼的作品发生关系。瑙曼为此在威尼斯新创作了一件声音装置《日子》,观众经过超薄扬声器时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念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
主题展最醒目和不可回避的作品是墨西哥艺术家Héctor Zamora的《飞艇云集》,其中涉及了三种媒介:展厅里的视频——水城名胜的上空漂浮着数十艘一模一样的飞艇;一处展厅的天花板上垂挂下无数这种飞艇的模型;惟一的“真”飞艇(五米多长、约两米高的充气模型)卡在军械库室外,狭长通道的两面墙之间。
香港出生的艺术家陈保罗(Paul Chan)的光影作品“Sade for Sade’s Sake”也比较杰出,他在墙壁上投影表现出阿布扎比监狱中的虐待。
76岁的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琪罗·皮斯托莱多(Michelangelo Pistoletto)已经是第11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他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选择以镜子为主题的作品来深入发展,如镜子的乘除法。这次在行为作品里他当众砸碎了若干大镜子:6月4日砸了展厅右侧几面,6月6日砸了另一侧的几面。这是军械库主题馆里面比较受好评的作品之一,至少被不断谈论,毁灭的过程中保持了虚幻美感。
阿根廷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Tomas Saraceno)的《丝状星系》,用黑色橡胶绳编织出蛛网般的“星球”和“宇宙”,布满偌大的白色空间,“如果剪断一根,这‘宇宙’是否就瞬间崩毁?”这是颇具韵味的疑问。“蛛丝”是一种易被破坏的脆弱的东西,这隐喻了我们生活世界的脆弱性。萨拉西诺说:“这个想法来自我们宇宙的起源,我希望人们可以为之神魂颠倒。”?
中国艺术家储云的《星群3号》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深思,描绘的是黑夜中房间里亮着的各种小灯,美丽、诱惑而又带着隐性的威胁。
丹麦馆和北欧馆是今年威尼斯“绿园”里屈指可数的兴奋和惊喜。艾墨格林和德拉格塞特(Elmgreen & Dragset)既策展也是参展艺术家,他们2009年新创作的作品《收藏家之死》被放置在北欧馆入口前:蓝色游泳池里一具漂浮的尸体,分分秒秒被无动于衷的观众围看——它可以看做展览的导言,也可以是结语。艾墨格林和德拉格塞特获得了本届双年展的策展人大奖。
相对于主题展,今年国内似乎把更多的热情投在了备遭非议的中国馆的策展人以及展览内容上。各种词语充斥且蔓延着,“二流策展人与三流装置展”……,也引发了到底是艺术家还是批评家、策展人策展更合适的讨论。朱其更是在文章《民主的倒退: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闹剧”》中直言不讳“怀疑国家馆策展人的决策存在内幕交易和‘猫腻’”。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选择策展人的结果给大部分人的感觉是很突然,但在与一位知名策展人闲聊时,他说,其实你们对这些了解的少,所以感觉很突然,如果了解得透彻了,能接触一些深入的问题时,就会感觉这很正常,没什么可惊讶的。但是国家馆代表的是国家和集体的形象,国家馆策展人的选择方式作为一种制度,应该公开、透明,而不能成为一场政治游戏和权利游戏,成为一种投机取巧的跳板。一旦国家馆出现了这些问题,那么,设立国家馆、参与这个展览就没有了意义。
当更多的人把目光聚集在“策展人与入选艺术家之间有何关联时”,策展人强调重要的是艺术家的作品质量,而有些艺术家则自己强调与策展人很少接触,不是“关系户”,大家会心一笑,可能是强调事实,但未免有“此地无银”的感觉。
曾问一些艺术家和评论家对这次双年展的看法,得到最多的回答就是,没有去看威尼斯双年展,所以也没法去谈对威尼斯双年展和国家馆的印象。这不置可否的态度也是一种态度。
1993年,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开辟的“东方之路”展上,策展人阿其列·伯尼托·奥利瓦把中国艺术家带入威尼斯的“神话”世界,如今中国馆的备受争议,究其原因,我们不禁会追问,到底是威尼斯神话的坍塌还是中国馆本身的陷落?
相对于中国国家馆,由中国大陆著名策展人吕澎和第45届 “东方之路”策展人阿其列·伯尼托·奥利瓦共同策划的“给马可波罗的礼物”特别机构展览,倒是让前去威尼斯观看展览的人多了些尉籍和满足。这个陈列在威尼斯SAN MACELO 小岛的国际大学将来自中国大陆10位艺术家的作品依据一个古老的故事将作品连接起来,这些在中国一线的艺术家们从个人理解的角度试图阐释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种种对应关系和我们人类面临的母题。每个人的作品都蕴涵了深远的故事内涵和当下意义抑或是困惑、调侃式的诘问乃至迷茫,无论观念和思考深度都值得我们去回味和探讨。
在全球经济风暴尚未远离的生存环境里,文化处境无可避免深陷风暴眼中,不但艺术市场遭遇狂风暴雨的摧残,国际非营利博物馆、艺术馆等机构也都面临经费遽然大幅减少的运营挑战,一向耗费巨资的大型国际双年展组织,长期以来沦为少数“圈内人”的权力游戏,英国著名策展人评论家James Putman曾在国际现当代美术馆委员会在首尔的会议上,曾戏指这些“圈内人”已经形成“观念艺术的黑手党”,少数一群人掌控了全球各地大多数的双年展。在今天全球面对振兴经济的艰巨任务时,那些花费巨资交由少数“圈内人”主办的双年展,其举办的意义、功能和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逐渐打开双年展“圈内人”内部交易的神秘面纱,透过更开放的遴选机制和跨界的合作,真正达到城市文化多功能对外互动的目的。
由少数 “精英”策展人机制所制造的国际双年展,在面对资源分配短缺和观众评鉴能力提升的双重考验下,新的双年展操作模式必将产生。这次威尼斯双年展受资金短缺的影响,和商业画廊、收藏家、基金会等有能力赞助资金的“金主”深度挂钩,是值得关注的一种转变。
“中国馆现象”并非中国独有,一个“金主”主导国际双年展的时代已悄然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