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12月22日,浙江画院在西子湖畔呱呱坠地。25年后的同一天,我们在浙江美术馆迎来了她25周岁的生日。25年来,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厚爱和帮助,得以在沉稳、踏实的步履中成长、发展、壮大。
最初成立浙江画院的设想建议,是由潘天寿先生在1957年向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潘先生作为当时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的灵魂人物,从宏观的美术大局出发,认为浙江作为千年中国书画发祥传承的福地,除了要拥有一所全国一流的美术教育院校之外,还必须于教育之外专门设立从事美术创作研究的机构——画院。1979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浙江美术界前辈的鼓与呼中,浙江画院画师的人员编制得以落实,并在历经五年的艰难发展之后得以正式挂牌成立。
从1957年到1984年,整整经历了27个年头,相比较于更早期成立的北京画院、上海画院等兄弟画院,浙江画院的“受孕”“怀胎”和“顺产”都不具备先天优势。然而“难产之婴”的第一声啼哭即显得不同凡响的高亢嘹亮——她不仅有潘天寿等老先生的振臂高呼,还有成立初期便精英荟集的人才梯队——她的首任院长是20世纪的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先生,副院长是当年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浙派人物画的代表人物顾生岳先生,在画师组成上则挑选了一批画界精英,并适时录用了一批刚从浙江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首届硕士研究生。浙江画院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的幸运儿,她出生、成长的环境,更是令人称羡的有着千年人文传承的国画重镇杭州。
潘天寿先生的动议,成为浙江画院成立的契机;而以陆俨少、潘鸿海、张华胜等院长为核心的画院同仁的筚路蓝缕的努力,使浙江画院由浙江一地成长,在上级部门的信任和支持下,软件和硬件都得到了快速地提升和完善。近年在全国次第开展的学术活动和不断加强的人才梯队,更使浙江画院逐渐在全国画院的行列中崭露出自己的风采和实力。作为浙江省属唯一的专业美术创研机构,浙江画院在未来浙江美术发展中也必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2009年是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浙江画院首任院长陆俨少先生诞辰一百年纪念。因此,举办带有回顾和总结25年来浙江画院成果性质的大型展览,既是庆祝共和国华诞、浙江画院生日和怀念陆俨少先生,也是向25年来一直关心支持、爱护帮助过浙江画院事业发展的全国各界人士和为浙江画院的建设作出积极与不朽贡献的先辈、领导们汇报和致谢。此次展览的作者包括了浙江画院在职画师、离退休及离院画师、特聘画师、各工作室研究员和学员,以及两位德高望重为浙江画院的创立和建设做出不朽贡献的前辈。我们将上述同仁的部分作品汇集于此,以认真、严谨、学习的态度向社会各界展示浙江画院成长的足迹和业已取得的成绩,并真心诚意地希望业界同仁以及广大热爱美术的群众给予批评和建议。
浙江画院院长 孙永
2009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