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地绿彩缠枝莲纹玉壶春瓶
这几天,浙江各大拍卖公司的老总和浙江的资深藏家都在关注一件事:本月5日至6日,亚洲区首屈一指的拍卖行——香港佳士得公司将在杭州凯悦大酒店举办2006年秋拍预展。
如此重量级的国际拍卖公司预展,在杭州还是头一回。“这是件好事情,说明浙江艺术品市场已经受到世界的关注。”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藏家都异口同声地表示欢迎。
沪杭两地争雄艺术品市场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拍卖公司都闻到了浙江艺术品市场这块大蛋糕的香味。
这其中,不得不提一件在浙江乃至全国艺术品市场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2005年,西泠印社首拍。
去年,西泠印社首度介入拍卖市场,以春秋两场总成交4.52亿元的数字,跻身中国7大拍卖行之列,中国南方艺术交易中心由上海独大变成沪杭两地争雄。
今年,被业界称为中国艺术市场风向标的西泠印社春拍,总成交额2.62亿元,总成交率83%。而同时,上海几家老牌拍卖行却普遍业绩下滑。有业内人士称:“杭州已俨然取代上海,成为南方艺术品交易中心。”
从今年春天开始,越来越多的拍卖公司来浙江高调叫卖,这次又引来了佳士得。
据了解,以往香港佳士得的内地巡展只在两个城市进行:上海和北京。这不免让人纳闷:上海距杭州不过两个小时的车程,为什么还要费时费力地在上海、杭州各举办预展呢?
“浙江的市场潜力太大了。”这些天,佳士得上海代表章晖为杭州预展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但谈起浙江市场,她还是掩不住的兴奋,“今后,我们每年至少会到杭州预展一次。”
浙江买家在全国无可替代
浙江艺术品市场之所以会吸引国际拍卖巨头的注意,闻名业内的浙江买家起了关键作用。
“义乌、宁波、杭州、温州……浙江人的购买力太厉害了,许多拍卖会上的大件精品都是浙江人买走的。”昨天,一位业内人士兴奋地告诉记者,全国拍卖会上响起的“浙江口音”让他非常惊喜。他举例道:在北京荣宝拍卖公司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位温州地产商对一件起拍价100万元的拍品,第一次举牌就直接喊到“500万”!当时全场一下子鸦雀无声。
“佳士得的拍卖,我几乎每年都参加,遇上喜欢的就会买回来。前几年,他们在香港预展的时候,我都会特意赶去看。在那里,常常会遇到熟悉的浙江买家。”昨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浙江资深藏家告诉记者。为了购买到称心的艺术品,不少藏家还特别雇用了专门的“掌眼”——经验丰富的资深艺术品鉴赏人士。
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浙江财团尤其喜欢投资艺术品。”据他透露,浙江一些著名的企业家都在投资艺术品,例如徐龙集团的徐其明和金轮集团的陆汉振等。
在世界著名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公司的上海代表汪洁看来,浙江买家的地位在全国无可替代:“在全国各地的买家中,浙江人是一支特别鲜明的力量。”
“盛世兴收藏。浙江的经济很发达,优厚的物质条件是浙江人投身艺术品市场的基础。”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总经理陆镜清认为,“而且浙江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仅书画家就出了许多。浙江人对艺术品情有独钟,和这样的氛围是分不开的。”
而这股凶猛的浙江力量自然影响了拍卖公司的动作。
“大部分国际拍卖公司一般都先瞄准一线城市,比如上海和北京。但经过这几年,他们已经看到这样的做法有欠缺。比如,在上海的拍卖会上,本地买家数量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浙江人。所以他们已经开始调整政策。”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家门口看国际大型预展
这些天,浙江各大拍卖公司的老总都已经得知了佳士得来杭州预展的消息,准备到时候亲自到场“看个究竟”。
“这是一件好事。”陆镜清表示,“这证明,对世界艺术品市场来说,杭州已是举足轻重的城市了。”
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多数浙江拍卖公司老总的赞同。在他们看来,国际拍卖公司进军浙江将大大提升浙江市场的名气,吸引更多的目光。浙江皓翰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蒋频认为:“这3年来,浙江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异常迅猛,很多国际公司都拥有不少浙江客户,来浙江举办预展只是早晚的事。”
面对世界巨头的竞争,浙江拍卖公司显然早有准备,信心十足。“我认为我们有这个能力和优势去与国际性的拍卖公司相抗衡。”陆镜清的嗓子很响亮,“通过这种良性竞争,可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昨天,一些浙江藏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每年有一两百亿人民币的成交额,但仍然有上千亿的发展空间,“国际巨头来到浙江,可以让我在家门口看预展了”。
●链接
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佳士得拍卖公司,被称为世界拍卖行业的航空母舰。它与竞争对手、纽约苏富比拍卖公司一起,控制了全球95%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而作为佳士得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刚刚年满20周岁的香港佳士得,在亚洲拍卖行业中,也一直稳占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