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伊始,各大拍卖公司便展开相互较量,纷纷为今年春拍进行宣传和推广。苏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匡时、永乐、荣宝等拍卖公司,将2011年春拍的部分精品向公众展示,以期尽早吸引买家的眼球,挖掘潜在的买家。
在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火爆的情况下,2011年的拍卖市场又将如何呢?各大艺术品类市场是否会有新的突破呢?
2011年春,延续2010年市场发展态势,繁荣发展
2010年可谓“艺术金融的创世纪元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继续上演流动性资金挤出效应放大的好戏,量价齐升,凯歌高唱。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达573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348亿元人民币,增幅高达155%。
2010年春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延续09年秋的繁荣态势,成交总额从09年秋的156.46 亿元人民币,上升至201.41 亿元,环比上季度增加了28.7%。2010年秋拍,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暴涨,从春拍的201.41 亿元人民币飙升至372.11 亿元人民币,环比上一季度增长了84.76%,以迅猛的势头继续刷新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纪录。举行艺术品拍卖会的公司数量、拍卖会数量、拍卖专场数量、艺术品上拍数量和成交数量等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历史新高:举行中国艺术品拍卖会的公司为204 家;拍卖会数量也由上一季度的205 个增加至300 个;专场数量也迅速增加至1,066 场;作品上拍件数为259,381 件,成交件数增至133,631 件。
2010年,中国艺术品在高价方面也创历史新高,共有20件作品突破亿元大关,并且高价主要集中在中国书画和瓷器杂项上。其中,拔得头筹的是在英国Bainbridges 上拍颇具传奇色彩的“清乾隆 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成交价为5.54 亿元人民币,打破了黄庭坚《砥柱铭》在2010年春拍创造的4.368 亿元的纪录,创造了新的中国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以1.366亿元成交,成为史上最贵的乐器。古代书画精品延续其高价主流的地位,除《砥柱铭》外,王羲之的《平安贴》摹本在开拍前即引起极大关注,最终以3.08 亿元成交。近现代书画不断突破,10年秋,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以1.714亿元的高价刷新了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拍卖纪录。
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增强了人们对今春艺术品市场的信心。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艺术市场信心度调查显示,48.15%的被调查人认为2011年中国艺术品价格将呈上升趋势;认为今春适合购买艺术品的人数比例为59.26%,可见,人们对2011年春拍仍然比较乐观。在艺术品类关注方面,中国古代书画和瓷器的受关注度均为37.04%,位居各拍卖品类之首,这主要是由于2010年秋拍古代书画和瓷器高价频出,增强了人们对此品类的信心;中国近现代书画受关注度比上季度有所降低,为33.33%;早期油画和当代艺术的关注人数比例提高,为29.63%,显示出人们对中国早期油画和当代艺术市场的信心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