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拍卖

敦煌经卷:一尺拍卖价达10万元

  一个来自千年之前的唐朝的简体“无”字,让全国的书法专家和文物专家们深感诧异。究竟是文物本身有问题,还是千年之前的古人们就已经开始在书写简化字?

  手抄经卷 价值数百万可预约参观

  面对一卷曾收藏在敦煌石室内的名为《大般涅槃经梵行品》的经卷,专程从成都赶来的四川省文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启政揭开了经卷上文字的谜底———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当时的人们为了书写时的方便,就已经开始简化部分繁体字。

  本周末,这卷来自中唐时期的珍贵经卷,将在位于北部新区金凯达到龙展路的宝林博物馆内首次公开亮相。昨天,博物馆馆长陈宝林表示,展览将通过预约参观的方式进行,市民们可以在宝林博物馆的腾讯微博上看到预约的详细方式,前一百位预约的市民,可以在25日这天到博物馆近距离观赏这卷价值数百万的手抄经卷。

  敦煌经卷

  一尺拍卖价达10万元

  轻轻打开深褐色的木盒,一股檀香的浓郁香味扑面而来,拂开经卷上散落的檀香末,黑色密纹封面的经卷静静躺在其中,白绿色的玉片镶嵌在卷轴的两端。千年岁月流过,却几乎没给它带来多大的容貌改变。

  在陈宝林的手中,长卷被缓缓推开,黑色的楷书小字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这卷近10米长的褐色经卷。保存完好的经卷上,连虫蛀的痕迹都极为少见。“人们往往认为,越是时间久远的书画作品,其上的虫蛀痕迹越多,其实不然,我们在对这些古物的鉴定过程中发现,古人早在制作纸张时,就采用了特殊的处理方式,让这些纸制品能够在千余年的时间里,避开虫蛀的侵扰。”张启政说。

  在唐朝的敦煌,居住着许多负责抄写经书的人们,他们被称为经生,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抄写各种各样的经卷,在这些手写而成的经卷上,你几乎看不到一处修改和错误。张启政说,经生们在抄写经卷之前,必须要沐浴静心,在抄写过程中一旦出现一个错误,就必须从头再写,“这样严苛的要求,为现在的人们留下了大批精美的作品。”

  随着近年来收藏热的逐渐升温,来自敦煌石室内的经卷也成为了大家收藏的热点。张启政说,在如今的各种拍卖会上,敦煌经卷的价格已达到10万元每尺。

  早在唐朝

  简化字就已开始出现

  最让专家们纳闷的,是经卷上频繁出现的简体“无”字。张启政说,在古代,人们书写时使用的都是繁体字,但经卷中为什么会有简化字呢?经卷是仿制的,还是千年前的古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简化字?

  对此,张启政说,其实,简化字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早在唐代就有人开始使用简化字了,当时人们称这种被简化的字体为“俗体字”。除了“无”字,包括“营”、“寿”、“尽”、“敌”、“继”等在内的文字,也早在千年之前就有了简化版本。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张启政说,由于繁体字笔画稠密,在书写和印刷刻版时必然有简化的需要。“如果你有机会看到清刻本的《红楼梦》,里面宝玉的‘宝’、写字的‘写’,用的其实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简化字。”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1/2019-09-05/23827.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拍卖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