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拍卖

田黎明《明·秋》亮相荣宝斋(上海)春拍

  荣宝斋(微博)(上海)春拍将推出当代水墨专场,黎明的作品《明·秋》为本次专场中清新亮眼之杰作,倍受关注。

  田黎明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画家。他以“以人为本”的自然“取道”方式,完成了传统文化观念在当下文化语境中的转换,成功的拓展了传统的笔墨结构,体验着中国画的发展空间。在思想上,他把一个中国人的朴素的情感寄托在笔墨里,画进画里,颂扬了和谐美丽的境界,这不仅是艺术家的心声,也是一种精神向往。这样的艺术风格,其实正是时代精神的代表,如同他艺术创造中的朴素而灿烂的光斑,处处都是时代阳光的化身。如战国楚宋玉《神女赋》所说:“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从作品《明·秋》能看出田黎明的艺术风格基本上是从传统的“没骨”来的,但却又把没骨法放大又加入了光的因素,其中有一部分是外来的,但是他又把那种外来的光淡化了,形成了一种意象化的光,这就使这样的手法靠近了传统,实际也是对传统没骨法的一种丰富和发展。

  田黎明将生活作为一种气象而不只是一种形象,且如唐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田黎明中国画艺术中整体性的来源,专注于形象,就会像西方绘画一样,关注造型与视觉分析,但这极容易进入一种理性的、科学的形式语言与现实主义的生活再现。而气象是一种境界,是人的全部生活经历与文化积淀在特定历史时空中的凝结与成型,而

  作品《明·秋》由于在艺术家的直觉感受为独特的艺术技巧所照亮下,而形成画面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丰富意味。将东方宁静整体的造型与充满生机变化的水墨语言结合起来,使艺术家的主观能动与水墨在宣纸上的自然生发相融合,动静相生,含蓄隽永。

  使我们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一体,品味自然的勃勃生机,获得一种透明清亮的精神状态。正如老子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人生、社会、自然都有其阴阳与虚实,如果我们能够辩证地感受与体悟这种阴阳虚实的相生相济,在生活的开合聚散中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就能够体会到田黎明的艺术方式其实正是一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恰如《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静观《明·秋》感受田黎明的艺术是以空间的深远和清澈而耐人寻味。是一缕透明清新的空气,“登泰山而小天下”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是一种透明远望的空间,也是一种开阔明朗的人生气象。现代化的生活以其高速便捷的交通与无处不在的通讯媒体大大缩短了人与人的物质距离,但在这繁杂的忙碌之中却也疏远了人们的心灵交流,人在快速的节奏中自然向往广袤的空间。由此,清空是一种明朗的心境,一种恬淡的气韵,一种来去无痕的人格,它不为冗事俗念所动,自有一方清远之境。在现代化的紧张生活中,田黎明的艺术提供了一个心灵的栖息之地,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家园。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1/2019-09-05/24543.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拍卖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