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收藏

艺术复制品值得买吗

  近年来,随着国内艺术投资市场的升温,收藏家和大众对艺术品需求与日俱增,伴随而来的艺术复制品的概念也逐渐被大家熟悉并接受。尤其是艺术复制品巨大的利润空间,被越来越多的艺术经营者和艺术家本人所重视。

  艺术市场发展到今天,杰出的艺术精品不仅难得,而且价格昂贵,一些国家级的艺术珍品更将普通收藏爱好者拒之门外。随着艺术品复制市场的发展,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可以花较少的投入接触到复制艺术。而这些复制作品往往制作精良,无论在家中悬挂欣赏或者日常临摹学习,都十分适合。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是在宣纸、绢本、油画布、水彩纸等材质上的艺术微喷复制。依托新的印刷技术,不仅能大量生产制作,并且价格适中,适宜保存,比较容易使收藏爱好者接受,这些年,就有一些拍卖公司相继组织过艺术微喷复制品的拍卖会,收获颇丰。另外,市场上通过水印木刻、珂罗版等版画技术制作艺术复印品的传统工艺也渐渐复苏。从近日报道的英国查尔斯王子的水彩复制品售出高价,可以看出,一方面是英国人对水彩画种的熟悉与热爱,而高价的背后,更可以看到西方对艺术复制品开发销售的成功模式,而主导这种模式的就是依赖高质量的复制、制作技术,利用优良的材质和精美的印刷,再加上限量的销售策略,让这位王子的艺术复制品“一画难求”。

  艺术复制品的市场优势在于它能满足社会中产阶级、青年艺术爱好者等购藏欣赏大师名家作品的愿望,又不至于给家庭开支带来沉重负担。对于从事艺术品复制的公司来说,购买一件当代艺术品自己收藏,而将原作的复制品出售,显然是十分有利的;对于画家来说,自己的作品复制出售,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收入。对于那些作者已经去世超过50年的优秀作品和古代精品,依照目前的法律法规,不必支付报酬就可复制发行,显然,这是一个对全社会都有益的市场方向

  从西方艺术市场的发展与前景来看,艺术品复制产业已成为文化消费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西方国家,无论是政府办公室、大酒店、大宾馆还是写字楼、客厅、卧室都可以看到艺术复制品。伴随原作展览,西方国家的博物馆、艺术馆有艺术复制品销售。

  在美国,艺术品复制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庞大的商业性艺术市场的主要对象占美国人口60%左右,家庭年收入在3万至10万美元之间的中产阶级家庭,平均每个家庭的挂画数量为30幅左右。据公开资料显示,一幅有限印刷的画,印刷成本一般在1万美元左右,最高不超过3万美元,加上广告和发行费用,最高不超过4万美元。以每张批发价500美元,印制300张计算,批发销售额为15万美元。减去购买原作的钱和支付给画家提成的版税,有限印刷通常为总销售额的5%—10%,无限印刷在3%—4%左右,批发商仍有很大利润。此外在英国、意大利也有著名的艺术品复制和印刷公司。

  近年来在国内艺术市场上,也有多位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被制成限量版复制品销售。最为令人熟知的,当属艺术家吴冠中的艺术复制品,曾创造了复制品拍卖的天价。此外,近年来各种现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复制品、衍生品也层出不穷,复制的范畴从普通的国画、油画等架上绘画扩展到了雕塑甚至新媒体作品。专家表示,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复制,作为一种时尚和创意,正越来越被看好,而作为一项产业,需要从文化、投资、收藏等价值以及版权、附加值、政策法规等多方面来考量,仅能算刚起步阶段,在未来,需要改革创新和完善的地方非常之多。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2/2019-09-05/20417.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收藏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