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艺术品投资国际高峰论坛
圆桌会谈 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化需要内外兼修
风起云涌,中国的艺术市场在近几年快速演变成除纽约、伦敦之外的热点市场,艺术品市场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市场格局。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有怎样的发展新思路?对于跻身全球瞩目的艺术品市场行列,其中应有的视野与格局究竟有哪些?
文化认同成是永恒的主题
主持人:皮力先生说国际化是铺满鲜花的战场,我们在失去艺术家的同时也在失去市场,也许我们的国际化不是钱这么简单的问题。既然不是钱的问题,那是什么问题?
皮力:中国当代艺术在2000年之前一直不是政府支持,但从2000年上海双年展后政府开始支持。尽管如此,当代艺术仍然没有“根”,我想这是学术研究者和从业者所要关注的问题,中国企业界也要有自己的社会担当和责任,中国的大企业像泰康人寿、民生银行都在重新梳理中国当代艺术,我想这些思路和行动更加重要。
主持人:请问胡西林先生,皮先生说在他熟悉的当代艺术领域是铺满鲜花的战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他也担心我们面对着国际市场对我们的侵蚀和倾销,您如何看待?
胡西林:我个人认为,文化认识更重要。即使现在齐白石的作品价格超越了毕加索,也不等于中国的文化已经被西方认同了。造成两位国际大师绘画价格落差的根本原因是两种文化的差异。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对方,最关键的是要学习对方的文化,西方人要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国人需要学习西方文化道理是一样的。我曾经和美国人开过一个玩笑说:幸好美国人对中国文化没有那么深入的了解,要不然中国的拍卖公司在美国就征集不到艺术品,因为美国人向来不会把自己认为有重要价值的东西出口到其他国家去。我觉得国际化视野就是要相互学习,这个过程中谦虚当然重要,但是也要善于突出自己,要将自己最强的文化介绍到世界上去,以前我们做不到,现在我们可以做到,因为现在我们有经济底子了,就像有了钱才有可能办奥运会和世博会一样,我们要用3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财富强力助推我们的文化。
主持人:徐政夫先生谈到了一些很具体的东西,比如制度和资本的盲动,我们至少在制度和规范上和国际化有距离,资本目前也没有办法理解艺术品市场真正的价值所在,那您所看重的国际化是什么,是花大把钱把东西买回来,还是致力于国内拍卖市场发展的规范化和国际化?
徐政夫:我认为购买海外回流作品和规范拍卖市场这两点在国际化中都可以做。刚才没有提到外国人怎么看中国文化,事实上日本人受中国唐宋文化的影响很大,韩国受汉代的影响很大,中国的丝织品在大英博物馆也很多,这说明不是我们的文化不能输出,而是要找到一个最重要的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传播出去。现在很多人说某画家刚刚过世,他的画一定会涨,或者说他的学生比老师画的好,将来价格一定会涨,这是错误的,创造才是一切的生命。
主持人:谈到国际化视野时,几位老师谈的都是文化的输出、文化的认同、文化创造。许礼平先生来自香港,在香港接触到中西方艺术品市场的交融。我很想知道,有钱了,我们能到外面买很多东西回来,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有国际化眼光了呢?
许礼平:我20世纪90年代初就来中国大陆看嘉德拍卖,最初进来就觉得是刚刚起步,那时候没有想到今天的局面,和1993、1994年比较,不可同日而语。香港当时的国际画廊也是非常开放,让他们去参观,如果想到有今天的局面,可能就不会这样做了。刚才各位谈到经济实力,经济的发展的确带动了整个行业,更将触角延伸至海外——比如说一些拍卖行在三藩市、伦敦、日本等很多地方登征集广告,大批大批的将文物回收到中国,其实对文物回流是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这是拍卖行的一个功能。但大家说到的文化交流,我是不太了解的,目前我们买回来的东西以自己喜欢的中国的东西为主,而日本和欧美的艺术品目前中国的买家不很热衷。
主持人:当我们缺乏文化的国际视野,我们的艺术品市场就没有国际视野?
胡西林:胸怀开拓视野,眼界决定一切。要有大国文化胸怀,汉唐时的中国就是大国文化胸怀。今天的中国经济即使有小幅回调,但还是领跑这个世界,有这样的经济增长,我们就有了底气,我们需要用大国文化情怀去拥抱这个世界,去对待我们的艺术市场,去取舍我们的行为,这是国际化格局中我们应有的态度,这样才会确定国际化格局中我们的位置。
对外寻找潜力,对内建立学术
主持人:徐政夫先生在演讲中提到制度规范的问题,至少在中国艺术品市场触目可及的地方,就与国际规范相差甚远。
徐政夫:台湾大约在25年前跟中国大陆现在的状况一样,什么东西进来大家都收,等一些作品的价格涨到一定阶段之后,收藏者就开始对比外面的行情。台湾当代油画家杨三郎的作品涨到两千多万时,很多人就认为他的老师是日本人,为什么不去买一些日本的作品,因此台湾当年也购买了很多日本人的作品;另外一些人在想第二代也不错,所以今天的朱德群等等也很好,这些全部变成台湾重要的收藏,而今天这些艺术家的价格又上去了。日本发生经济危机时,台湾很多人去收当年日本买的印象派绘画,因此,我们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要考虑这些钱花到哪里是前途比较好的。
依照中国大陆目前的状况,已经是可以买国外作品的时候。而外国的作品又分欧美和其他国家两种:现在的印度、印尼和菲律宾也有很多很好的艺术家,在未来的20至50年,可能就是这些国家的人来中国寻找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就像我们现在去欧洲寻找中国的犀角杯一样的道理;另一种就是寻找西方的高端艺术品。我一直强调中国的崛起不能只让人看到经济,为什么现在西方人说毕加索好,我们只能说好,因为发言权在西方受众,如果有一天我们说齐白石很好并且能够解释和说服他们,那才是中国崛起获得认可的时候,中国文化其实是很了不起,如果我们成为一个文化大国,就会成为一个国际市场。
主持人:宋主编,皮力先生在强调我们的当代艺术是受了市场的热炒,来自于外面的刺激。而徐先生说我们有钱了,看到更多人到国际市场买回我们喜欢的东西。胡老师说一张齐白石的画可以买毕加索和梵高的画。那么我们的国际化是什么?
宋 琛:今天我们就论坛所热议的话题其实是作为论坛的发起者及承办方《收藏·拍卖》一直致力于倡导的理念与关注的核心。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从2005年全面启动以来,在短短时间引起全球瞩目,《收藏·拍卖》则一直见证着它的发展与壮大。而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却是先认识了这个“市场”,再间接认识“艺术”,这是有中国特色的收藏拍卖市场的发展现状。从1992年发展到现在,艺术品市场的高速发展却与它的制度建设和建立完全不相匹配。激荡2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与此同时,行业酝酿着20年来最大的变革——一方面是市场与金融资本的结合,一方面是市场公信力与权威性缺失的尴尬。中国的艺术市场已成为除纽约、伦敦之外的热点市场,艺术品市场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市场格局。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有怎样的发展新思路?对于跻身全球瞩目的艺术品市场行列,其中应有的视野与格局究竟有哪些?我们启动这个论坛,就是希望这个行业里极具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各方代表,以其专业性与学术性,以国际化的视野与格局,共同问策于经济转型期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走势,这是我们希望传递的信息与殷殷期望,也是我们认为作为客观公立的媒体所应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为这个传统和当代而言,当代艺术无可厚非学术体系就是在海外,而传统是建立在以前传统这一块,对当今的中国人对市场的认知度,其实这两块都是不够充分的。有了这样的思想和碰撞,我们也听到徐先生说古董可以投资、当代可以投机,那么这样的比例到了什么样的纬度,跟艺术相关的,认识它的价值,现在是市场说话的同时,怎么样看待投资和投资,它们的比例,或者是应该有怎样的认识。
主持人:一位网友在微博上提出这样的问题:“请问各位大腕可否就发言最后提出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的高价格并不是一个钱的问题,它同时也包括我们当下文化价值创造的认同问题,如何思考它,可能是我们今天这个会议,或者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市场的操作者和研究者需要很谨慎面对的问题。’略谈一二?”
皮力:其实我们的收藏不是在收藏一件作品,而是在收藏文化。当代艺术相比古代或者是传统艺术而言,它的阐释系统现在还没有建立起来,但它是需要钱建立起来的,艺术家作品卖了钱,画廊才能赚到钱,然后才能购买广告,才会请作者来写文章,才可以更好的教育别人,这是经济的循环。今天我们翻开国际双年展的目录,还可以翻出几个日本艺术家的名字呢?因为他们的学术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我们只有让中国当代艺术跟新兴经济阶层和阶级意识挂钩起来才会形成稳定的市场,虽然张晓刚(微博)等人的作品已经卖到7000万,但是却没有人进入西方主流的学术机构,西方人只会说你赚了很多钱。所以中国的学术机构也需要钱,需要从交易中获得的资本,我觉得陈东升先生做的是功德无量的事,身份认同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