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文物

艺术品收藏真真假假

  “汉代玉凳”拍出2.2亿元,遭多方质疑。于是,一个邳州玉器制造商“浮出水面”,所谓的汉代玉凳竟是其2010年组装而成;南京一位在收藏圈浸淫了30多年的女画家从拍卖行买来一支清代翡翠镯,没想到被鉴定为经强酸浸泡、人工上色的处理品。

  公众对国内收藏拍卖行业的质疑居高不下。为何这一行业频陷舆论漩涡?藏家如何修炼才能不被浮云遮望眼?

  “谁都不靠谱”

  “如今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市场用四个字概括乱象混生,围绕这个行业的人与机构都遭遇空前的诚信危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徐湖平说。

  专家不靠谱。从“金缕玉衣”到“汉代玉凳”,骗局中涉及的专家都是“权威”,为何普通人具备的常识这些专家却“浑然不觉”?

  证书靠不住。收费的艺术品鉴定证书泛滥,一些鉴定机构、鉴定中心为了能收取费用,鼓励文物、艺术品收藏者、投资人开鉴定证书,然而真伪却无法保证。

  拍卖公司靠不住。从私人古玩商手中买东西不靠谱常见,拍卖行、画廊也屡陷假拍、拍假风波。

  以清代翡翠手镯为例,买家执意索赔,却遭拍卖行敷衍了事,理由是拍卖规则上写明“本公司对拍卖品的真伪及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竞买人及其代理人应亲自审看拍卖品原物,对自己竞投某拍卖品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上当只能认栽

  为何在艺术品收藏投资领域陷阱频现?

  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微博)认为,艺术品市场惊人的利益、不断涌现的财富神话是重要原因。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艺术品收藏拍卖市场红火,很多东西一两年就升值数倍,刺激了民间收藏。然而,经年累月下来,真品、精品往往早已“名花有主”,民间玩家光靠“捡漏”已无法满足。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有拍卖机构与造假者相勾结,逐步形成了造假、拍假一条龙。他们有成熟的造假技术,能骗过高科技检测手段;他们能给赝品编造出离奇的故事,从而身价百倍;他们能请顶级专家出鉴定证书……

  古董收藏由来已久,从清代起逐渐形成一种收藏看眼力,买到赝品自认倒霉的“潜规则”。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的今天,制假人或机构为何仍能安然无恙?

  业内人士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手中不缺“挡箭牌”。不仅各大拍卖行自行制订的拍卖规则充斥着自我保护的霸王条款,拍卖法中“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者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成为拍卖公司逃脱责任的“免死金牌”。同时,拍卖法又明确指出,拍卖公司有权保护委托人信息。这意味着,拍卖公司可以拒绝提供赝品的来源,保护造假者不被曝光。而鉴定专家的“挡箭牌”是“鉴定专家的鉴定结果只代表个人学术观点”。

  业内人士认为,当行业法律法规不甚完善的时候,行业自律非常重要。而对艺术品投资者来说,除了需要一定的经济头脑、投资眼光,尤其在中国艺术收藏严重缺乏鉴定和拍卖诚信度的当下,需要更多的艺术涵养。“多看少买”,把鉴赏、收藏当作爱好,才能提高自己的眼力,少上当受骗,多捡漏获利。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3/2019-09-04/5141.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文物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