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文物

中国艺术品市场遭遇小年

  最近流行一个段子:一位出身草莽的成功人士辗转找到一位外地书法大师,“跪求”墨宝一幅:“洒家浸淫商海多年,整部血泪史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有钱真好!”

  有钱确实好,但有钱不是万能的。同为“收藏”,有的人钱多没处花,被倒爷忽悠着买假买错也无所谓,要的就是个面子——“咱也有齐白石、咱也有毕加索!”有的人则恨不得今天抄底,明天就高抛套现获利,完全将艺术品当成一般等价物炒,玩的就是心跳。

  绝大多数投资人和藏家最近都对外宣称自己“不预测短线,长线肯定看好”。为什么?实际上绝大多数艺术品的短期表现都难言乐观。市场参与者出现了两种焦虑,一是对艺术品资产到底能否保值增值的担忧,二是对市场流动性的不确定。“买幢房子还能体现价值,收楼时还能亲自把关验货,可如果买了一幅真假难辨的大师画作,除了‘心虚’地裱起来炫耀一番,又能有多少条通畅的变现途径呢?”

  笔者近期穿梭于北京和香港等地零距离观察各家春拍后发现,正如众多市场人士所言,2012年无疑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小年”。也难怪,在经历了几年“毫不讲理”的疯涨后,盘整是必要的。一位全国知名的钱币收藏家也“教育”笔者道:“收藏品行情变化跟全球经济的走势差不多,基本为5年一个周期。”

  那么,如今的国人究竟该藏些啥玩意才靠谱呢?依笔者愚见,具有一定实力和眼力、兼顾投资和藏宝考虑的中产阶层可多关注一些相对“保真”的新领域、新艺术家和新作品,一来投资门槛较低,有可能在这里发现价值洼地;二来尚未名满天下的作者相对专注于作品本身,少见“笔贿”等应酬之作,对藏家的态度也较谦和。作品和人品一样,真诚永远是第一位的。别忘了,只有“真家伙”才值得传给你孙子的孙子,让他在你百年之后还能凭此“重器”春风得意,无须再像你一样“装孙子”。

  英国《金融时报》曾在前段时间公开对中国艺术市场位居全球第一表示质疑,其提出的致命点无非是中国拍卖场上习以为常的假拍和拍假、泡沫与水分。窃以为,每一个“古代”都是历史上的“当代”,而今后的每一个“当代”也终将成为历史上的“古代”。厚古不必薄今,只要看准了当代中青年艺术家的精品,就可以相对合理的价格果断拿下,切莫将艺术品当股票炒,总盘算着把悲伤留给下一个接棒者。因为没准过了今晚,明天“杯具”的恰恰是你自己。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3/2019-09-04/5866.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文物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