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是以“境界”论高低的,他不需要逻辑上的变化和发展,所以它本质上是封闭的精英主义的,这就注定了这个市场的主体是上层社会的游戏。反映这类美学的作品永远属于高端市场(即小部分人的市场)。
即使当代艺术破除了“境界”的美学,但又以象征性的批判和抒情或煽情相结合的创作基调转向了权力话语的新美学。
很多艺术家高高在上,误以为只有以单件作品的高价才能显示自己的价值。殊不知,一个艺术家的价值是靠自己整体学术定位决定的,并不在于局部的价格。所以,这些现象都是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作用在艺术市场体系中的遗毒。
艺术市场需平价空间
与精英主义的市场观相对的是平价市场,由于现当代艺术理论在观念、思想层面的发展,它实则已经超越了精英主义的垄断。特别是当代艺术,在方法论上它可以触及甚至重新定位市场模式。我们常说的的原作概念、为美术馆生产等思维已经很老套,它可以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部分,但绝不是全部。
那么我们还有一个空缺的部分就是反原作概念、反为美术馆生产的具体实践。我认为这部分的实践最容易反映一个当代艺术家的学术水平。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发展,精英主义市场体系会对整个市场带来严重的错误导向。
在中国传统“境界”美学没有发展甚至倒退,同时又没有当代思想创新的基本现实下,伤害的不是市场本身,更多的是艺术内部的价值评价体系。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当下很多既没有修为、还冒充国学大师和艺术大师的、实则只流于卖弄技巧的人大行其道,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把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产品当巨作竞卖,其根本原因就是精英主义的市场观阻碍了当代学术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
虽然与官本位、精英主义思想相关的“境界”美学在中国一直是主流,但其历史过程中也一直有一套世俗的民间美学与其并行发展,比如年画、剪纸、刺绣、印染等对普通家庭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庭每逢过年都会张挂新的年画,长期装点刺绣等装饰物,这就是民间的平价市场。当然现在基本上不存在了,但作为平价市场的消费空间仍然存在。
从市场结构以及审美、认知需求来看,中国艺术市场都应该有这个平价的空间。它不仅能调和国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的不平衡发展,同时作为市场拓展来说也必将获得丰厚的利润。
市场创新不简单是市场从业人员的工作,艺术家同样有必要积极参与,需要有开放的“市场化”的思维才不至于使创作陷入封闭的象牙塔。所以,艺术家实践的“平价路线”与意识形态的引导没有关系,艺术家和受众也不是美术教育者和接受者的关系,而是一个产业链条中的供求关系。实际上,良性的市场体系也反对精英主义高高在上的权力运作。因此,打造中国艺术的平价市场不是凭空创造,而是历史的规律决定的,是现实的需求。这既是作为艺术的受众在心力和生理上的需求,同时也是艺术家在创作状态中的理性使然。
艺术并非一定昂贵
作为艺术家,我们一直以来把艺术看得太高贵了。我们以为自己的精神价值全部都转移到自己的亲手劳动中了,殊不知你的价值根本不通过你的手转移,它可能恰恰通过手工之外的方式转移。原来我们都在迷恋上天赋予我们的原创,原创必须唯一,必须价格高昂,否则就是对自己艺术的侮辱,这其实是个很古典的看法。
后现代主义时期,原创的概念早就不存在了,你完全可以复制你的作品,关键看你的定位。比如岳敏君、方力钧这些年来复制了那么多自己的符号,其实本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就错在他们把大批量的流水线产品当作无比高贵的原创,送到高端市场拍卖行去竞价。很多评论家批评他们没有了锐气,其实这是没有道理的,这跟锐气没有关系,而是他们定位错了,因为他们的流水线产品适合的是平价市场。如果他们把平价市场经营得很好,很可能更能提升他们的学术影响力,同时获得可喜的经济利益,因为他们通过平价市场传播的观念和思想是社会的需求。遗憾的是,“平价”思维一直被精英主义的市场观屏蔽了。他们的作品在经历了拍卖市场的冒进后,近几年不少作品频频流拍甚至整体价格大幅下跌就是其后果。
虽然“境界”不可复制,但观念和思想是可以复制的,而且现实也需要对观念和思想进行复制,进而得到传播。所以特别是成名的艺术家不仅可以做些限量高清印刷品和衍生品,而且还可以手工复制,比如张晓刚(微博)这样的艺术家完全可以开个大工厂,请几百个助手大量复制他的“大家庭”,他只需要把关签名就可以了,我相信,平价销售出去的“大家庭”不会给他的学术名声抹黑的,反而有可观的利润等候着他。“二三线”艺术家也有必要把你那高水准的观念和思想带到市场的体系中批量投产。
我们不要以为“平价”贱卖了我们的灵魂,伤害了我们的自尊心,更不必假设自己会成为下一轮的“F4”,因为时代的走势告诉我们,老大师的路子是不可复制的。否则,在资本强权和意识形态笼罩下的不少艺术家会处境很尴尬。
(作者系青年批评家、策展人)
艺术方向决定消费流向
■杜曦云
从艺术品生产者的角度来看,艺术品如果想成功销售出去,消费者能否接受价格,以及能否在艺术方向、趣味上接受艺术品,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艺术方向,决定了艺术品的流向。
“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概念的内涵是含混的。目前出现的冠以“中国当代艺术”之名的艺术品,艺术方向也是非常多元的。从艺术市场的角度看,这些不同方向的艺术品所面对的消费者也各有不同。
和西方的文化环境不同,就像地区间发展很不均衡,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并存的中国社会一样,“中国当代艺术”基本上是现代主义艺术、当代艺术的综合体。只要艺术形式是非写实的、或不同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在中国就被认为是“当代艺术”了。换句话说,只凭形式的新颖就可以被看做是“当代艺术”。
这也不算是什么问题,虽然中国人的艺术观可以进一步开放和当代,但艺术是多元的,如此才能形成丰富的生态,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而且,在并不遥远的1970、80年代时,即使只是采用非传统的形式来画静物和风景,都被视为艺术先锋。
不同方向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所面对的消费者也不同。关注当下的社会现实,从中发现重要问题,进行个人化的精彩表达,这一方向主要面对的是国际当代艺术史和当代美术馆系统,被这些严格的国际学术系统所检验、选择后,可以进入国际当代美术馆,成为“收藏品”。这类艺术品的价格是最为坚挺的,也是升值空间最大的。比如,张晓刚的《大家庭》,十年前几千美金一幅,如今几百万美金一幅,即使西方普通收入阶层也已无力消费,中国的普通消费者更无力消费。中国当代艺术中的“F4”、“海外四大金刚”等,都是进入这一系统后,才能有如今的市场高价。但这一系统的选择是非常严格的,只有极少数人能列席其中。而且,这一方向因为其高度专业性,需要消费者具有相当专业的判断力,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是不具备这种判断能力的,或对这一方向兴趣不大。于是,这一方向的高度专业性,让普通艺术家和消费者置身局外。
与国际学术系统较为疏离,但较为符合中华文化系统(主要集中于中国大陆、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的艺术观,尤其是富豪阶层的艺术观。这样的艺术方向,在被这一阶层认可并购买后,即可成为“奢侈品”。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传播,身处中国文化圈中的人,对中国传统艺术中透露出的审美倾向有更为亲切、自然的熟悉感和认同感,这形成了日积月累的审美惯性。伴随着文化的持续开放,这一阶层在对中国传统艺术样式感到审美疲劳后,对艺术形式的新颖有所需求。再加上文化身份、文化地位等政治目的。这时,在艺术形式上是非传统的、但审美倾向上又接近传统的艺术方向,更符合他们的艺术需求。随着经济实力的上升,以及欧美近期的经济低迷,这一方向与国际学术系统并行,并将继续延续下去,而且消费市场很大。这一阶层的艺术消费需求也很高,让符合这一方向的不少艺术品成为“奢侈品。
远离时代、社会等“宏大”问题,淡化“批判”意识,关注当代生活中丰富多元的日常体验,从中发现愉悦、诗意之处,以新颖独特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一方向贴近中产阶级的日常体验和心理需求,从而更为真实、亲切,符合他们的艺术需求,是他们心仪之物。但中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有限,只有当这类作品的价格在他们的购买力之内时,他们才可能消费,让它们成为“消费品”。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当下的中产阶级人群越来越增大,他们的文化水准和生活环境,让他们有消费这一方向的艺术品的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家的加入,中国艺术家的数量也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看,作为“消费品”的艺术品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是相当大的,而且有巨大的可开发潜力。
但目前的状况是:很多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对艺术史的发展逻辑缺乏理解,对艺术市场的分流也不太了解,从而对自己的定位较为混乱。在关注成功艺术家时,不清楚这些成功艺术家是在哪个系统中、凭借什么获得了成功。当对自己的定位较为混乱时,也就不清楚与自己的艺术方向相对应的是哪个系统,自己的艺术作品属于收藏品、奢侈品、还是消费品?收藏品是面对国际美术馆系统的专家的,奢侈品是面对中华文化系统的富豪的,消费品则是面对购买力不高但人群巨大的中产阶级的。只有少数艺术家的作品都能成为收藏品、奢侈品;如果艺术方向是与中产阶级的需求相符,这个市场是巨大的。但作品价格必须处于中产阶级可接受的范围内。否则,不准确的定位和定价,让这些艺术家满怀梦想却无处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