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我市收藏爱好者张宗基从河南省开封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上回到家乡,藏友们纷纷前去取经,记者也慕名前往采访。“我收藏的东西比较综合,从古生物化石到”文革“时期的宣传画报等,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都有。”家住隆昌县跃进街的张宗基告诉记者。“在这次论坛上,我与全国各地的藏友进行了交流,用藏品展示了内江的文化底蕴,自己也开了眼界。”
张宗基1945年出生,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在《收藏》、《四川政协报》、《内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十余篇有关收藏文化的文章,并在全国各媒体上发表了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
收藏“上了瘾”
张宗基的收藏始于一次偶然。1991年,张宗基在成都一个古玩市场闲逛时,面对拥挤的人潮和琳琅满目的古物,热爱文学、也喜欢古物的他突然冒出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收藏。于是,张宗基当场就买了十几枚古钱币。他笑说,那就是自己的第一宗收藏。
“每一件古物都是一个故事,当你仔细端详它的时候,它就会静静向你诉说。”渐渐地,张宗基迷上了收藏,他说:“收藏就像文学创作一样,会让人上瘾。”
第二年,张宗基家的藏品数量已经比较多了,为了安全,他一直寻思着给自家装上防盗门。但由于夫妻俩都是工薪阶层,还有一个将上大学的女儿,资金比较紧张,装防盗门的事就暂时搁置下来。没多久,张宗基的家就被小偷“光顾”了,稍微值钱的东西被席卷一空,其中有一个他最爱的宣德炉。“那可是我省吃俭用花了一个多月的工资买来的呀,当时心疼惨了。那个宣德炉被盗以后,我就很留意市场,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没有遇到那么好的宣德炉。”张宗基惋惜地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宗基在成都的古玩市场花几千元淘了一只古朴的瓷碗。“我买的时候,根本就不认得这是哪个朝代的古物,只是觉得这只碗看上去很不一般,就因为直觉,所以买下了。拿回来,周围的朋友也不认识,于是就一直放在家里。”张宗基说。2007年的一天,一位专家在泸州鉴宝,他带上自己收藏的一些古物慕名前去,其中就有那只古碗。专家看了这只古碗后告诉他,这只碗是宋代越窑青白釉瓷碗,可是好东西啊!后来,张宗基咨询了专业人士和一些拍卖公司,所得的结论是:这只碗的价值比他当年收购的价格起码高了10倍。
收藏的背后是文化
张宗基的藏品非常丰富,多的时候有1000多件,但他最喜欢的却是一本泛黄的《新青年》杂志。这本杂志是他10多年前在成都青羊宫古玩市场淘来的,当时卖书的是一个年轻人,要价40元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25元成交。
“这本杂志是”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刊物,保留下来的很少,非常有纪念价值。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它的文学价值。收藏的意义不光在收藏本身,还要思考收藏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张宗基说。
今年10月,张宗基执笔的论文《试论当前收藏文化中的若干现状与对策》入编《盛世收藏。经典——第二届中国收藏文化论坛论文集》。由此,张宗基应邀参加了10月在河南省开封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
在回内江之前,张宗基还专门抽空到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转了转。“潘家园旧货市场应该改名为‘潘家园仿古工艺品市场’才对”,张宗基说,“里面绝大部分都是假古董。”
张宗基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收藏热就在全国迅速升温,参与民众之广,投入资金之多,发掘品类之丰,前所未有。但是,中国的古玩经济有一条潜规则,叫“古玩不打假”。这条潜规可以追溯到宋代。仿古复制在宋代完全是合法的,元、明、清一直沿袭下来。以至于现在,许多假古董在“仿古工艺品”的幌子下,堂而皇之地进入市场。“文物古玩的制假售假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收藏文化中的一颗毒瘤,要切除这个毒瘤,就要像打击制售假药一样打击文物的制假售假。北京台‘鉴宝’栏目中,主持人王刚以护宝锤当堂砸烂假古董,对打击制假售假是一种很好的启示。”张宗基说。
临别时,张宗基告诉记者,他正在酝酿写一部关于收藏文化和收藏家故事的长篇小说,目前正在构思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