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至197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毛泽东像章,是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时代的遗物。它体现了一代中国人的朴素、志诚、炽热的情感,并凝聚了特定社会历史时代的狂热的个人崇拜,从而构成一种亘古未见的徽章文化。
1942年,最早的毛泽东像章已在延安出现。1945年,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凌子风在延安鲁迅文艺学院设计制作了最早的毛泽东金属像章。
建国初期,一些地方开始有组织地限量生产毛泽东奖章或纪念章,此时的徽章,一般为铜质像章,也有金质和银质的,数量和品种都不多。 真正的毛泽东像章热,则严产主于不平凡的文革时期。 毛泽东像章热,起初兴起于部队。继而,北京各学校红卫兵组织的负责人纷纷效仿。佩戴毛泽东像章,一时成为一种政治地位和荣誉的标志,成为忠于毛主席的表示。后来,红卫兵组织开始向证章厂大量订制。当年,绿军装、红袖章、语录本和毛泽东像章,组成了"革命小将"的标准装束。大串联开始后,毛泽东像章随之南下北上,向全国蔓延。一时间,毛泽东像章热传遍全国,渗透至海外。其浩大声势,堪称"史无前例"。
毛泽东像章的制造,没有统一的领导和控制,全国普遍开花,各组织各单位都可以订制或生产,有机器压制的,有手工槌打的,越做越大,越做越精美。用掉多少铝材,无法估计。毛泽东自己曾对大量用铝材制造像章表示不满,发出:"还我飞机"的感愤,但未能挽住狂澜。
毛泽东像章的材料大多为铝,也有银、钢、铜、塑料、玻璃、陶瓷、竹木等其他材料,有的还涂了漆或萤光粉。各地的产品还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如江西景德镇的瓷质像章,湖南的竹质像章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在造型方面,虽主题不变、造型元素有限,但也呈现出千姿百态。概而言之,毛泽东的形象主要有照片式和非照片式两类。照片式多取自人们所熟知的毛泽东各个时期的照片,非照片式是各种标准像,或彩色印刷,或浮雕表现。像章又可分为有衬底和无衬底两种。无衬底的多为侧面剪影;有衬底的居多,且形式各异,太阳、光芒、大海、向日葵、红旗、地球、天安门、松柏,党徽、宝塔山、五角星、火炬、麦穗、缎带、花环、《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且各种元素变化组合,异彩纷呈。轮廓多为园圆形,后来有各种变体。颜色多为金、红,尺寸大小不一。
就内容而言,毛泽东像章大致可分为三种:"特种"像章是指刻有各种口号、语录者,如刻有"为人民服务"的像章;"普通"像章最为常见;"纪念"像章最具价值,它们为"文革"的每一进程、每一事件、每一组织做着注解,如"鬃第一张大字报"的纪念像章, 1968年9目5日实现"全国山河一片红"的"一片红"系列像章。纪念像章中,还有 的是造反组织的纪念,如"清华大学井冈山";有的是各单位革命委员会纪念,如"庆祝天津市革面命委员会成立纪念";有的是单位纪念,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有的是节日纪念,如"1968年国庆";有的是会议纪念,如"九大纪念";有的是革命圣地纪念,如"瞻仰毛泽东故居韶山";有的是纪念日纪念,如"纪念毛泽东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此外,还有一些与毛泽东相关事物为内容的徽章,如"老三篇"、"毛主席诗词"、"毛主席万岁"等。
毛泽东像章流传方式主要有四种:①各单位各组织免费发放;②各单位宣传部门或各商店出售,个人花钱购买;③各单位互相赠送;人们自发交流,通过亲朋戚友进行跨单位、跨省市的交换和收集。斗转星移,岁月流逝。"文革"十年已成历史。佩戴毛泽东像章的热潮已过去。但是,一股世界范围的收藏毛泽东像章的热潮正骤然兴起。1982年11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的文物保护法,将"文革"时期的毛泽东像章列为"现代文物"。史学家指出,毛泽东像章是"文革"期间普及最广、生产量最大、使用率最高的物品;人文学家则说,像章虽小,却凝聚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积淀、一个时代的共同心态、一个几亿人共同制造的美梦;社会学家告诉我们,无论是当年的盛行,还是现在的复兴,这种回归热,它后面的东西既说不清,也道不明 ,耐人寻味。总之,毛泽东像章打上了特殊年代的烙印, 既是政治产品,又是艺术产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一片红"像章系列,以及"语录系列""红卫兵系列",都价格不菲。一枚现存最早的鲁艺制作的"向七大献礼"的像章,价值连城,弥足珍贵,成为人人向往的收藏珍品。收藏家王安建以五万枚的最高个人收藏量和最早举办毛泽东像章展览,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而名扬世界。毛泽东像章堪称徽章文化的精华,世界艺术宝库的珍品。
由湖南省收藏界著名收藏家雍晓春先生及几位毛泽东像章收藏爱好者从四、五万枚收藏中,精选了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像章的代表作和收藏珍品,编成了这本精美图集,以飨毛泽东像章收藏家和爱好者。这本书是一本珍贵的纪念册、一份精美的艺术品,也是一件有价值的收藏品。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