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东,1955年出生。1972年,就读山东艺术学校美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时创作的《沂蒙新春》。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王沂东在中央美术学院这样的艺术环境熏陶下,通过不断地创作实践,使他更加热爱家乡的一切。沂蒙山区造就了他的艺术。1982年毕业留校在本系任教后,他继续创作了以反映沂蒙山区农民生活为题材的《古老的山村》、《王玉贞》、《歇晌》、《赶集》、《母与女》等新作。这些作品,通过对所描绘人物命运的深入刻画,准确地表现了历史的进程。由此确定了他在画坛上特有的地位。王沂东的油画创作,迄今为止,大体上可以1986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在创作中大多撷取现实生活中瞬间的情节,以此直接抒发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明确感受,进而深入地表现了北方农村——特别是沂蒙山区农民的情感和愿望。
王沂东非常熟悉家乡的农民,这时期他所画的农民肖像,犹如采取了“史家”笔法,提示了心灵发展的历史,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涵括了重大的社会内容。曾经参加过法国第十六届世界艺术节的《王玉贞》,创作于1983年。在画面上,画家通过对主人公凝视的两眼、微张的嘴、并扰的双脚细微地刻画,表现了少女的羞怯和情绪的紧张。她衣履不整,过分粗大的手以及疲备的身形,向人们展现了她依恋于土地、整年整月在土地上艰辛劳动的情景。她是那样的善良、朴素和坚强,强烈地唤起了人们的敬意和同情。她是中国几千年农村妇女的一部历史的缩影。透过她的头部、双手、红色上衣与黑褐色背景的对比,暗示了她必将冲破落后的小农经济的樊篱,迎来新的光明。1986年以后,王沂东在创作上,从多以瞬间即逝的情节揭示作品的主题,转向通过更加单纯明快而又含蓄丰富的艺术语言,以“外部”的真实表现“内在”的本质——即通过所描绘的严谨的具体物象,表现抽象的理性内涵。在《惊蛰》中,虽然描绘的是北方山野冬去春回时的景色,但并不是自然的翻版。作者以对所描绘的景物独特的感受,炼铸了具有个性的艺术语言,并以此对所描绘的自然景象进行了再创造。1986年创作的《母与女》,曾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称号。这是一幅非常简洁、情感炽热的画面:画家捕捉了小女孩唯恐母亲背着的薯藤掉下来,正在用力往上托这一在农村中经常可见的情景,着意刻画了母与女的深情。背着薯藤的母亲用绳子向下拉的力,与小女孩跷起脚跟,两只小手向上托的力,通过母亲背上的薯藤这一共同的媒体,交融在一起。母亲红色上衣遮挡了女孩红色上衣的袖子,因而又使俩人上衣的红色,连结在一起。这些都为表现母女之间亲昵的关系,显示了特殊的意义。他的《肖象》描绘了一位非常娴静优雅的姑娘。这位姑娘正面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交指于身前,黑色的背景与衣服的黑底色融为一体,彷徨三维空间的画面被“压缩”为平面构成。她的头颈、手臂和绣有红、白、绿色花纹的服饰,做为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从背景中清晰地突现出来,构成了完美简洁的圆形。她的在前胸、袖口、肩部、臀部服饰中平行的直线与规则的曲线的变化,准确地暗示了型体结构的起伏。这些处于人体不同部位的服饰,做为一种“不完全的形”保持着内在的联系,因而使得它们中间被黑色“断”开来的完美的线条,保持着必然的连续性。服饰中平行的直线和由规则的曲线所构成的四方连续的花纹,形成了有节奏的变化。
王沂东认为,如何以单纯的艺术语言表达华夏文明深层次的内涵,“点火”的地方,就在于民族性和地域性。具体说来,就是要把功夫下在对形、色以及审美趣味的民族化的处理上。
正如“黑”与“白”在我国传统绘画中不仅仅是一种色调上的简单对比,而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虚实相生的美学观,王沂东在画面上对黑与白、对黑红金等颜色巧妙地运用,对传统壁画、民间年画在线条组合,色彩对比上有益地借鉴,使得他的作品既表现了现实生活的风貌,又具有厚重的历史感。1988年创作的《江南女子》等作品,足可以说明这一点。
1987年,王沂东应邀赴美讲学并举办个人油画展览,受到《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重要报刊的赞扬。在美国一年多,他并不为名利所困扰,于艺术博物馆中认真研究了许多古典大师的名作。他做为中国画家,在创作中离不开中华大地,离不开沂蒙山区。他说过,“对于搞艺术的人来说,生活感受的干枯是最可怕的”。因而,他提前两年回国。有些持有世俗偏见的人,对此举甚为不解。可他坚持认为:“画中国题材,还得在中国画。”怎样才能画好“中国题材”?他已经做出了回答,并为此正在做出新的努力。
(王春立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艺术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