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仪先生,字心波,1921年出生于湖南衡山。上海法学院法律系毕业,曾获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荣誉人文科学博士、韩国清州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曾担任蒋介石先生的侍从秘书长达25年之久。历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主任委员、国立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教授、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台湾历史学会理事长、台湾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台湾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等职;现为中正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广达电脑教育基金会荣誉董事长、嘉新奖学金委员会主任委员。
秦教仪先生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和收藏家。今年10月,在他离家60多年后,重返家乡,在家乡湖南省博物馆,举办他个人的诗文书法文房展“笔力诗心——秦孝仪书法文房展”。这是他首次将其精美的诗文、书法、文房公之于世,让世人观赏。展览已于10月20日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将于11月25日结束。
独具风格的“秦体”书法
赵构《翰墨志》云:“士人作字,有真、行、草、隶、篆五体”。秦先生书法五体俱备,但以篆隶为最多。
秦先生的篆书典雅庄重,正如展览“书法”部分前言所说:“秦孝仪先生好作篆籀古文,其溯源于先秦古籀者,或博雅多姿、或朴厚茂密;取法于方整汉篆者,或涩劲跌宕、或爽利妥帖,然而终能融冶为一炉,开创独具风貌的‘秦体’。”
秦先生的隶书、楷书,学术界也有很高的评价。著名学者、书法家王耀庭先生说:“先生的隶书、楷书,笔力与他的篆书如出一辙”。“先生楷书的‘结体’,就如其篆、隶,自成一体”。“先生用笔加入了行书的运笔趣味,因此,笔画的起止,字体的姿态和骨力,圆活遒劲,突破楷书的严肃。笔势纡馀跌宕,结体的优雅大方,一股泱泱气度,流动在纸上”。(王耀庭:《篆山隶海寻锥画;鸥地凫天看赋诗——敬记秦心波先生的书法》)开创了楷书“秦体”风格。
秦先生的草书较少见,却是他近年来所追求和专注的。秦先生2003年自书联:“篆山隶海寻锥画;鸥地凫天看赋诗”。先生自跋中说:“此劳生结想,顾至今已头白眼昏,虽咏歌成束,篆隶满楹,而长沙之锥画,洞庭之凫泛,仍属梦寐中事”。与秦先生同为湖南人的唐代著名狂草书法家“怀素家长沙”。“长沙之锥画”,该是说怀素的草书。说明先生对草书艺术的专注和追求完美。此次展出的草书,虽然不是很多,但是非常精美,都是很有功力的上品。
腹有诗书气自华
秦先生是真正的诗人。他自幼就对诗有特别的爱好和深厚的感情,一生读诗、写诗,有“诗心”。我们从秦先生的诗集中,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夜读
识字初从诵诗始,致身讵与史相期。
一灯卧读蝇头字,华发时时堕几丝。
亦曾
亦曾一目十行下,谁谓今来过目忘。
止有飞螟常不去,仍怜把卷味弥长。
浪说
浪说儿时目十行,暮年心力转张皇。
止怜诗思销难尽,萧瑟无人话晋唐。
秦先生担负的工作很多,但仍能抓紧时间,认真读书,使人感动。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想秦先生读书恐不止万卷。秦先生博学多才,满腹诗书,所以他写的诗文,均是上品。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秦先生做诗甚多,但很少发表,除知交至好,难得一见。但2004年,即先生返乡前夕,出版了《玉丁宁馆诗存》,自“序”云:“孝仪童稚,侍先君子膝下,初学属对。旋伤弧露,往往藉韵语诗话,粗解四声,属丁世乱,慕白居易之平易,陆放翁之慷慨,遂颇吟讽,不自觉其为声律、为乐府。颇裒所谓‘国忧近稿’、‘百忠诗史’,上之一时名公钜卿,遽蒙奖借。遂亦自以为能诗,顾殊无师承可言。稍长,诵诗日多,积稿成束,乃尽删少作,别寻蹊径,晚岁,自理旧稿,得绝句、律诗、歌行三百五十余首。”
秦先生之诗,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均极优美,佳句瑶章,俯拾皆是。诗有清风,透人心扉。秦先生的诗集中,有许多辉煌的篇章!
“无尽藏”
2002年10月,台湾《典藏杂志》创刊十周年,秦孝仪先生赠贺文《无尽藏》。
《无尽藏》念意深远。贺文说:“文明古国,或先或后,顾其残存者,多不过础石、镌刻、墓塔、陈迹,虽拥文明而未始化及族类也。唯我华夏文化文物,垂七八千年,如陶,如玉,如吉金,如书法,如绘画,如图籍,如笔砚,甚至几榻之属,纵久远数来,或仿佛凤毛麟角,顾仍不时汇集,照人眉宇,足以傲视一切文明古国”。(《典藏·古美术》2002年第10期)中华文明古国,文物极其丰富,真可以说“无尽藏”。
秦先生主事台北故宫博物院长达18年之久,在此期间,博物院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大丰富了院藏文物。
秦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收藏家。此次展出其文房藏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给,而且都是高雅精品。
秦先生收藏文物,又鉴又赏。正如展览《前言》所说:“秦先生在主事故宫之前,便雅好文玩,对于砖瓦竹木、犀角象牙,都有收集。而把玩之际,往往题诗作跋,署款钤印,于是赋予文物无限生趣。观其一砚一石,有诗可讠永,有跋可诵,有书迹可玩,有画境可游,有印记可赏,于是传统文人所极力追求的‘诗、书、画、印’四绝,尽在其中。然其背后所蕴蓄的‘笔力’与‘诗心’,却已远超出四绝之上。”
秦孝仪先生在10月20日展览开幕式上,说他20岁离开家乡湖南,至今84岁才返乡。他用乡音满怀深情诵读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贺知章此诗,是80多岁返回乡里时写的。秦先生也是84岁才返乡的,而且也乡音未改。
秦先生对家乡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的诗文中,常常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思乡之情,甚至常常梦回家乡。如:
其一
梦中有味湖之酒(原注一),男子生憎不出湖(原注二)。
四十年间三万里,当时蹈海一癯儒。
原注一:“湘中米酒味甘,曰湖之酒。”
原注二:“乡中父老责子弟不器,每曰不出湖。
其二
1983年,秦先生作“梦归”绝句三首,前有小《序》:“平旦梦归,谒庙拜母,醒而有作,真哽咽梦中语也。”现三选二:
一
怅绝空庭剪剪风,当年辞庙一黄童。
际天尘溘仍如海,尽掘重泉亦岂通?
二
正肃衣冠拜母来,依然执爨有余哀。
凄怆一梦都难得,何日山丘负骨回。
像这样梦回家乡的诗,秦先生的诗集中还有,如《梦回》诗有“五十年前事,凄然入梦来”。“帐望人垂老,离忧客不回”之句。秦先生对家乡的思念,真是魂牵梦萦啊!秦先生的思乡诗文,跨越时间、空间的距离,梦境、回忆、现实交揉,情深意长,感人至深。人对家乡的感情,是难以割舍的,无论过多长时间,它总是萦绕在意识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近20年来,秦孝仪先生大力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仅湖南省博物馆去台湾举办各种文物展览,以及各种学术交流,就有十来次。每次去台湾,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秦孝仪先生,见到我们都非常高兴。常言道:“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秦先生总是盛宴热情招待我们,席间欢声笑语,快乐非常。我们说,热诚希望秦院长回家乡看看。他因当时的环境,公务在身,不能允许他返乡:“来客往往问予归期,实未有归期也,口占答之:
寄身海岳半生强,倔强乡音故未忘。
铲削何由问庐墓,忍言老至不还乡。”
2001年,秦先生首次回大陆,写有《北京行吟十七绝句》,其中有一首《迳登长城次高台南望》:
扶衰撰杖陟高岗,始信长城尔许长。
道是家山犹眷望,岳云开处定还乡。
五年后,即今年10月金秋,秦先生终于圆了他的“还乡梦”,到了他阔别60多年的家乡,并在家乡湖南省博物馆,举办了他个人的诗文书法文房展——“笔力诗心”展。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