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为所创作的中国人物画,以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生活风情和重大历史事件而著称于世。他是全能型画家,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兼精。他的人物画,既继承了近代自任伯年以来包括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黄胄等大师的优秀传统,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和风格。其人物画取材于现实生活,刻画入微,造型生动,线条流畅,风格爽朗,寓意深刻。
赶集是乡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是乡民买卖农产品、获取生活物资、交换信息、联络情感的重要手段。墟市的繁华与否,也是地方经济活跃与否的一个突出反映。在刘大为的这幅《墟日》中,画家没有依照“惯例”描绘热闹喧嚷的墟市,而只是挑选了三位背着箩筐的妇女传达“墟日”的意涵。这三位妇女背着空空箩筐,正要赶集去,互相交头接耳,交流信息,神情轻松热切,洋溢着准备好好购物一场的欢愉。画面右边的妇女,手牵着一头羊,暗示了山区里频繁的牲畜买卖。而这头羊,瞪大着眼睛看着前方,似乎正在好奇地观察着眼前热闹而又新奇的一切。尽管我们没有看到墟市的情况,画家却是以赶集妇女们相互交谈的一个片段,含蓄地交代了当时墟市的喧闹情景。有趣而又特别的选材角度,又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为突出。画家用洒脱的笔墨,写意地勾勒人物的衣饰,以行草书式的线条赋予人物形象以爽朗、豪迈的视觉美感。细描的部分则放在人物的面部,在勾皴的基础上敷以水润墨色。在这一粗一细、一疏一密的比照之间,很自然地引领观众观察人物生动的表情,体会画作蕴藏的深刻意涵。画作充分体现了画家高超的笔墨的技巧,率直而不粗野,简洁而不空泛,洒脱而不鲁莽。
生活中最平凡、最普通的一个片段,在画家欢快流畅而又饱含深情的笔下,向观众徐徐展开。通过这幅作品,我们不仅深深地感受到了山区人民日常生活中最朴实、最平凡、最动人的欢愉,同时也为画家对生活的热爱而感动。
评论家邵大箴用“融会、通达”四个字来概括刘大为营造的艺术境界,称赞他的中国画作品立足传统,融合中西,融工笔与写意技巧于一炉,同时又往往将深刻之含意寓于通晓、明白的语言之中,兼有雅境和俗趣。这幅《墟日》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