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摄影评论

邵大箴:细嚼人生的痛苦,玩味人生的快乐

细嚼人生的痛苦,玩味人生的快乐

──读《胡一川文集:日记、书信、文稿》

我带着崇敬和激动的心情,爱不释手地阅读了胡一川先生的日记和手稿汇编,思想上受到深深的教育,精神上受到强烈的感染。我要说,这是一部富有人生哲理、浸透了人生智慧和高尚情操的读物。

胡一川先生是我国现代美术史上著名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和艺术活动家,我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在版画、油画领域均有卓越的创造,对延安鲁艺美术系的发展,对中央美术学院、武汉中南美专和广州美术学院的创办和成长,都做过重要的贡献。他自30年代起献身革命美术事业直到20世纪末,走过了漫长、曲折的路,经历了无数严峻的考验,但他忠于艺术的一颗赤诚的心,他对艺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信念,不但始终没有改变,而且越来越坚定。他的日记(从1937年到1994年)跨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之后的十七年(1949-1966)和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是一部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其研究价值远远超越美术领域,而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因为这些日记不仅从一个侧面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在中国社会大变革中一个革命知识分子走过的道路,而且反映了革命美术的发展、壮大的过程,反映了中国20世纪近七十个年头的社会变迁。

胡一川先生早在1929年进入杭州国立艺专学习绘画时,就参加了中国最早的革命美术社团“一八艺社”,1930年参加“左联”,任左翼美联执行委员,同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是最早参加鲁迅先生领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青年木刻家之一。为此,他被学校开除,中断学业。在上海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党员,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人运动,在新兴木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艰苦的地下革命活动和木刻艺术实践以及被国民党囚禁过的经历,考验、锻炼和培育了他的革命品格、意志和精神。现存的胡一川先生日记始于1937年1月1日,从他早期的日记中可以看出,那时他已经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位有成熟见解的革命家,一位有独立思想、有个性追求的艺术家。这为他尔后的革命生涯和艺术实践(艺术创作、艺术教育)奠定了牢固、稳定的基础。这三者,即革命信念、革命实践和有个性的艺术,统一在一人身上,实非易事。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和积极进取的性格,当然也得益于时代赐予他的机遇。胡一川是时代的弄潮儿,他在激荡变革的社会大潮中游泳,沉着机智地应付着来自各面的风浪,度过了无数次的风险,跟随时代前进。他的人生哲学是务实的,也是乐观的。“细嚼人生的痛苦,玩味人生的快乐”,写在他1937年1月11日的日记上的这句话,似乎是他一生的座右铭。他正视人生的痛苦,不畏惧地承受它,去细细地咀嚼它,但同时他决不放弃人生的快乐,他追求和玩味人生的快乐,并为之奋斗。他之所以要细嚼人生的痛苦,正是为了追求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他的快乐观不是从小我的立场出发的,而是着眼于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是“为了全人类争取自由解放。”(1942年3月9日)正是为了这个目的,他乐于奉献自己和做自我牺牲。为了参加抗日救亡的伟大事业,1937年8月他毅然和热恋中的女友黄君珊告别,独自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直到八年后的1944年他们才重逢于延安。胡一川先生是一位乐观主义者,在最困难的时候对革命的最终胜利充满信心。在1937年4月3日的日记中,他写到:“盲盲夜终归是要过去的而光明的大白天也必然的将快要来临。”

胡一川先生日记中的内容很丰富,首先他用这种方法来记事,记下他的所见、所闻、所感,他的喜怒哀乐。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因为他的身份和地位,尤其在延安和解放初期他处于中国革命美术的核心,日记的内容涉及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美术活动,非常广泛,是很珍贵的历史资料。在记事的同时,他还常常把他心目中的尊敬的革命家、思想家、大文豪、艺术家的语录作为格言写在自己的日记上,用他们来要求、鞭策和激励自己。在去延安前,他读过不少革命书籍,读过很多中外名著,这些书籍给他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精神养料。从他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包括他对艺术与社会、与群众、与政治的关系,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继承与革新,艺术家个性风格等问题的看法)早在30年下半期就已基本形成。到延安之后,特别参加了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听取了毛泽东同志的讲话之后,他的艺术观念更加成熟。他一生坚持和捍卫这些原则,排除来自外界的种种干扰。我觉得由于他爱读书和勤于思考,他的视野很开阔,对中外各种美术思潮的分析相当客观、相当准确,也善于从中吸收营养来补充自己。例如他说“我感觉到西欧的新派画有生气,但没有内容,同时我也感到苏联的美术有内容但缺少生气,能发挥他们的长处克服他们的缺点,这就是新兴艺术的诞生”(1942年2月21日);“学院派的画风是一位画家入门必经之地,但也是一种培养画家的镣铐” ,“死板板的写实不是艺术表现上的最高理想” (1942年2月22日);“艺术的表现并不完全在于表皮的逼真,重要的还是在于表现他的本质” (1937年3月13日),等等,就非常中肯,非常实事求是。在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受到口诛笔伐年代里,胡一川先生竟然对后印象派画家高更有这样精到的分析:“高更的画并不是完全告诉了人家热带的生活,主要的还是在于它在反映这些内容上表现出了另一种另人迷恋的情调。” (1944年5月4日)由于他有开阔的胸襟,善于吸收各派之长,他的艺术实践,从早期木刻《到前线去》,到50年代的油画《开镣》,到晚年的绘画创作,都遵循了这些符合艺术规律的原则,从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富有时代精神。对此,他有高度的自觉,他说:“我觉得我的作风是吸收到一些中外的精华和发扬了我自己的个性。”(1942年8月14日)

读胡一川先生的日记,还有一点特别的感触,那就是他是一位有丰富感情和有人情味的革命艺术家。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他和黄君珊的爱情生活是那么浪漫和那样富有诗意,在遇到严重挫折时,又对爱情是那样的忠贞。他写给远隔万里的恋人的信感情真挚,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的幸福充满着憧憬和期待,文字又那样优美,读来令人陶醉和神往。

胡一川先生是一位与时俱进的人。改革开放时期,他进入老年,但他仍然坚持学习,坚持写日记,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艺术观念和拓展自己和艺术实践。他晚年在书法和水墨领域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成绩。在新时期,他仍然关心和思考当代中国美术创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并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例如他对中国画的优长与不足的看法,就相当有学理性。

值胡一川先生日记、书信与手稿汇编付梓之际,仅以次读后感式的短文表示我对这位杰出前辈艺术家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2003年11月11日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2019-09-17/42746.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摄影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