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材料之间是何种关系?转换的材料怎样应对文化语境的问题?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中个案的艺术家张国龙通过艺术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诠释和求证。
张国龙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出发点,并把它看作依附于观念和语言的载体。只有在客观物质材料被他主观转译的时候,它的观念和语言才获得释放和呈现。在选取和过滤流动的、鲜活的物质材料过程中,张国龙从中不断获取能量——潜在的物质材料的表现力通过他的“错位”表现、转译与它原有的状态之间产生某种关联,形成了超出预料的效果——从一种形态引出另一种形态。
可以说,他秉持一种自由的游牧品性,不再凝视那种“高级艺术”的模式,不再拘泥于学院系统的审美叙事方式,不再接受现代艺术繁琐的修辞学,而是在自然物质中发现和挖掘艺术的本真——自然和精神的能量,以让艺术回复到质朴的原始状态:一是艺术赋予能量符合基本的自然物质之力;一是艺术表现出了与人类精神相关的生命、记忆和情感的审美内涵。在许多作品中,张国龙把土壤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媒介,因为它在原始性和自然性上被看作是活的生物,是生长的、运动的、变化的、发酵的东西,看作是万物之灵,看作是个人经验的凝缩。由于它是被借用的,不是具体化的,而是精神想象的,那么它的能量是艺术家通过分离、聚合、混杂、重构的综合方法实现的,具有某种暗示性和象征性。这种抽象方式是从个人经验中唤起的和提炼的,一旦它被确定在具体材料上成为浸透精神体验的幻象,一种精练的“疏离感”的艺术语言随之产生,这种新的语言系统克服了抽象物质无序扩散的状态,重新界定艺术的社会附加值及其约定的美的范畴。
张国龙在“折衷”、“渗透”、“互为”和“变化”的过程中探求新的可能,这种可能性最终要归宿到个人精神意志。他清醒地将依托的精神拉回到中国经验的情景之中,寻找符合自我的精神价值。张国龙找到了自己的方法论,即通过考古学的方法对不同的物质材料进行再组合,不只以西方艺术那种厚重感和体量感(满、整、厚、实)为主要依托,而是借助于中国艺术中静、空、虚、灵的美学要素,并将个人记忆、历史碎片、自然片段整合成有机关联的图像世界。因此,他的艺术在形式上与其说表现了恢弘、历史、英雄的意识,倒不如说是再现了个人记忆、乡土、伤感、忧愁、质朴、诗意的境界。他的艺术是体悟的,是感性的,是意象的,作品让观众去畅想原始的力量,去感悟和谐关系,去追寻历史的启示,去动情于对自然诗意和文化忧伤的联想。
作为一位观念艺术家,张国龙持有怀疑和抵抗的精神固然重要,而对艺术语言的建构则更加重要,因为艺术家的“破坏”或“颠覆”不只是为了破坏或颠覆,而是要针对艺术问题的建构,针对艺术延续性的建构。张国龙的艺术恰恰是对诸多问题的实践性建构——在现实、想象和象征中不断编织理想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