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摄影评论

视觉与听觉的和谐:影视对绘画艺术的启示

摘要:从艺术形态上分析,绘画和影视属于不同质的艺术,但是创作实践中它们之间存在深刻的关联。影视作品借鉴了绘画艺术的许多表现手法,并能够给绘画艺术的创作带来灵感和启发。本文从艺术作品视觉和听觉和谐统一的角度出发,谈影视作品对绘画艺术的宝贵启示。

关键词:视觉;听觉;影视;绘画;艺术



一、引言

一部音乐作品有华采乐段,一幅绘画作品有主题中心,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会有令人回味久远的经典镜头。绘画与电影之间所存在的深刻关联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已成为共识。艺术作品不论由哪种技术手段制成,它总是意味着艺术家用这些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自己对材料的态度以及自己对作品的主题与内容的思想和艺术的理解。影视作品要鲜明而深刻地揭示出主题形象,就得充分地运用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段,如语言、音响和造型因素等。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电影摄影师的艺术是电影绘画艺术,摄影师是真正的电影绘画艺术家,以非常鲜明、真实而富于表现力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影片中各个镜头的思想和内容。优秀影视作品可以做到声画相融,有虚有实,有藏有露,视觉和听觉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创造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

二、视觉、听觉和谐的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设计的关键在于必须具有一个个性化的视觉解读。影视作品视觉化过程的第一步是设计包含有影片思想或剧本精神的画面,为影视作品创造一个整体的画面基调。《英雄》选择的是旖旎奔放的自然景观和沉稳厚实的秦王宫,空间横向调度气势磅博,场面阔大,浓墨重彩的气氛渲染和造型视觉的张扬,营造了一种历史气度与人物的英雄悲歌。《无极》作为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影片,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时空写意,使得影片带有一种神秘虚无的诉求语境。此外,不管是《英雄》还是《无极》,其中的电影音乐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故事主题,给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影视这一艺术门类的各种形象都是在画面和声音的统一中,通过造型而表现出来的。影片的整体形象结构、情节发展的顺序、在具体环境中进行的动作,都是由导演构思,而形成了一套连贯的绘画处理。形象的各个场面在胶片上构成画面,乃是摄影师艺术创作劳动的成果。摄影师,这个掌握着一种新的造型形式、活动的电影绘画的表现手段的艺术家,其任务就是把影片的内容作为许多活动的绘画构图——肖像、室内景物、战斗场面以及群众场面,在胶片上表现出来。现代影视编导在构思时,不仅要善于汲收美术、戏剧的特长,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声画可融性传统艺术如绘画艺术等,也要借鉴影视艺术的这一特点,进一步用画面和声音来塑造和完善绘画艺术,形成视觉和听觉统一和谐的优秀绘画艺术作品。

三、绘画艺术的视觉和听觉

1. 绘画艺术的视觉和听觉

绘画艺术又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绘画艺术作品都是可见的视觉形象,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活动。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中可以通过写实或写意、夸张或变形等多种手法来创造美术形象。这种创作活动是绘画创作者以客观世界的存在为依据,加上自己主观的创造性劳动而创作的,它是瞬间性的创造。塞尚说绘画是“眼睛的思维”,古往今来,绘画艺术家不得不为吸引眼球煞费苦心,绘画自身的形式积累也很丰富,视觉质量方面,前辈大师们给现代绘画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每个优秀的绘画艺术创造者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总之,绘画艺术就是以造型和色彩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就是实现视觉信息与精神和思想的同构。

音乐与绘画似乎是两种毫不相关的艺术,前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的感受,能使人直接感觉到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展,但是没有视觉形象;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具有视觉形象的直接感染力,但不能表现出形象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展。但在现实的绘画艺术创作活动中,绘画作品中视觉和听觉的律动往往是绘画艺术家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经验不仅表明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某种联系,而且也表明了音乐中可以表现绘画性的内容。

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曾经说过:“音乐是心灵状态的最伟大的绘画家。”我国古代伯牙鼓琴,钟子期听音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在绘画艺术中音乐的重要作用。《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能用诉诸人们听觉的音响描绘高山大河的视觉形象,钟子期能听其声见其形,在琴声中感受到高山大河的视觉形象。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但并不是说人们只能用听觉来感受音乐。实际上,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创作者不止通过听觉的渠道而是用整个身心去感受,体验和认识生活的,在优秀的绘画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不单是听觉感受,而是整体的感受。在绘画艺术创作中,作者可以发挥联想、类比、象征、发展再现等音乐手段来表达作者自身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不是一时一景所引起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对社会与现实生活事物的思考后形成的。

2.绘画艺术视觉和听觉的通感

通感是指人们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间的相互感通。在“艺术通感”中,最活跃的是视觉和听觉,通常人们把它称之为“视听通感”。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由于“视听通感”的广泛存在,它们在美术和音乐这两门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之间搭起了桥梁。在绘画艺术中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是历久存在的现象,艺术家们一反过去学院派和伪古典主义的重理性、重写实的传统,而要以音响、色彩、光线等抽象形式直接表现瞬间即逝的视听印象和内在感情,这种抽象性、表情性的艺术倾向,使得在绘画艺术中音乐与绘画之间有了更多更好的亲和力和契合点。

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时,通过线条的长短变化、粗细的控制、刚柔并用等来表现画面空间感和质感,通过线条的美勾勒出画面。然而不同的线条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不同的节奏,节奏是艺术的生命,犹如音乐中高低、长短和强弱不同的音和不同的节奏组成的旋律线条时而悠扬、时而回旋,构成了画中无声的旋律。画面中线条的长短变化、粗细的控制和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线具有本质的共性。音乐通过声音在时间持续中表现感情,不同的声调、节奏、旋律组成的乐章,可说是一条情感的流水线,绘画以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结构形体,创造形象。绘画中的线条是经过审美情感净化了的,虽静犹动,富于节奏感,韵律感,与音乐无形的流水线有着心理动力学上的相似性。这就使得绘画艺术家能够把时间持续的音乐与空间并列的绘画沟通起来,用无形的声音画出形象,用有形的形象表现出音响。总之,绘画创作中,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具有一种共通的、本质上相感应的和谐,使绘画创作者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灵感的冲击。
3.我的绘画艺术创作感受

为了在自己的绘画艺术作品中表现视觉与听觉形式的和谐,在平凡的事物中,我发现为自己,也为他人而去捕捉的美。这美的含义包涵着色彩、光影、形体以及音乐中的旋律、节奏感等。不论这些事物只能存在于瞬间、几小时或已存在了数世纪,只要它们之中有某种东西能引起我的兴趣和美感,我就用画笔尽力去表现时空瞬息和音乐般的旋律。为了这一目的,我常到原野中去写生。自然中的山川日月、房屋建筑、人物都深深吸引着我。当进入绘画时,景物似乎又是创造力的障碍,我不希望被具体的观察所束缚。我是用感觉、激情和理智来绘画,我所完成的作品一般同视觉与听觉唤起的灵感联系着。音乐是一种感染力很强的艺术形式,它有很多东西与绘画是相通的,它确曾给我的创作以巨大而实在的影响与帮助。笛的清新悠远;箫的沉静、深挚;圆舞曲的优美、绚丽而匀称;清音乐的优雅、自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有些音乐不只是优美、使人神往,还能给人以生动、具体的联想,它能把人引向广阔的空间和纷繁的彩色世界。从音乐的旋律中听出色彩、节奏,感受到力量,触及到实在的自然。此外,我探索不同的艺术语言,通过增进情感认识,让我的认识在作画的进展中变化和成长。这使我有足够的主张、估价自己构思的灵活性。当一个视觉形象浮现时,我会在色彩、阳光、节奏、旋律的感动中去构思、去探索、去发现。长期以来,我总是在生活中兴趣盎然地搜寻,发现那种由明与暗、光与色交织而醉人心灵的感受。那种感觉一直保留在我的心里,力图用绘画来表达一种音乐和绘画的综合效果。

山城重庆是我近年来绘画表现的主要对象,大都是从本土民宅的建筑中去寻找一些认为有意思的感觉给予提升,给予构成,采用和谐的色调,细腻的表现和文雅的笔触,用一种色彩世界的重构表达非具象思维的抽象性。我在《阳光的节奏》的绘画创作中,采用了传统的油画技法和现代构成的平面图象,力求构图平衡中具有节奏感,画面大胆运用了阳光的虚幻与几何图象的构成,黄色的高调与深略的重音对比,给人一种既现实又梦幻、音乐与视觉的和谐之美。人类在阳光下建造的巢穴,也只有阳光才能赋予它真实形色,叮当作声的金辉泼洒在砖石土木之间时,人与太阳的协奏曲才真正奏响。

四、总结

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音乐以声音为物质媒介,表现人的主观情感,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是“听”的艺术;绘画则用形体色彩、线条描写客观事物,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是“看”的艺术。一个是无形无相的听觉艺术,一个是有形有相的视觉艺术,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但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绘画创作中的艺术审美活动中,音乐的音响与绘画的造型可以相感而相通,形成通感。只有视觉和听觉效果达到和谐统一的绘画艺术作品才能够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陈晓伟.从绘画到银幕:中西古典绘画与电影影像关系探析[J].中州学刊.2006,(3)

2. 王彦萍.音乐艺术中的美感[J].青年文学家.2006,(7)

3. 谢晓霞.从电影的发展看电影与绘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8)

4. 李涛.浅谈音乐中的绘画性[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2019-09-17/43552.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摄影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