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历史悠久,与中国书法一起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和审美观。作为新时期中国画创新先行者之一的周韶华,无论在艺术实践中还是在艺术理论创新中,都为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周韶华,1929年10月出生于山东荣成,现居湖北武汉。1941年参加中国抗日战争,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先后担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委员。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受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和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是西安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曾获屈原文艺创作奖、文艺明星奖;200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荣获“2014年中华文化人物”;国家一级美术师。著有《感悟中国画学体系》《全方位观照论》《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论》等,是中国画“气势派”的开宗创派者与理论建树者。
寻根溯源 打响中国画的“三大战役”
周韶华是一位与新中国同行的艺术大家,在他80多年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从探寻北方文化的源头,到对南方楚文化的追慕,再到包容万象的绘画革新,不仅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更以一颗赤胆忠诚的爱国之心深深影响着周边的人。
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中国画的创新提供了可能。身处在改革大潮中的周韶华为了寻找中国画的转型,开启了中国画的“三大战役”,即“艺术三部曲”——黄河、长江与大海。他将黄河作为自己的第一块“实验地”,从1980年至1983年,四次沿着黄河探寻大河之始源,用心聆听母亲河的呐喊,用生命体悟民族魂的呼唤。“黄河是人民的化身,是民族的魂魄,我想借此打开山水画与时代精神契合的通道。寻源、寻根和逆流而上才能本立而道生,因此,根、源、流这三大因素即是传承与重构当代中国画的命脉。”他创作的《大河寻源》、《梦溯仰韶》、《汉唐雄风》系列皆与此有关。
1985年夏,周韶华开始长江万里行,在长江寻源中,大自然的雄美壮丽与长江的磅礴气势深深震撼了周韶华,他体味到由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构成的长江流域文化的多元性,由此创作出《魂系长江》《江汉抒怀》《荆楚狂歌》三个系列。由于周韶华生于大海之滨,他将大海作为自己第三战役的创作主题,大海篇基本都是2007年在他的故乡山东威海刘公岛面对大海所作。
在这30年中,周韶华纵横全国数十万里,勤勤恳恳地践行他的文化革命,领悟出许多绘画精神,留下了大批艺术精品。回顾“艺术三部曲”,周韶华也是感触颇多:“这次艺术之旅,不仅是对人生态度的锻炼,而且是对艺术的态度、意志和艺术命运的决定。只有饱经沧桑,才能真正感受中国文化精神,培养出中国艺术风格;只有胸藏宇宙,才能笔走风雷,只有爬山涉水,才能体会到笔墨的沉雄是何而来。”
崇尚汉唐文化 呼唤中华雄魂
从周韶华的言语中,处处透露着他对汉唐文化的崇尚,对中华雄魂的呼唤。如果说周韶华自《大河寻源》以来的诸多作品是呼唤民族灵魂,那么其《汉唐雄风》则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艺术表现上的深化,呈现的是天地人和的大美境界。
在周韶华心里,汉唐整体性的民族精神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从秦开始,统一天下与文字,这是两大壮举。之后,汉代吸收前代优秀的文化制度,到了唐代,开放的民风心态,没有制约,就算是平凡百姓也没有自卑感,这带来很强的文化效果,创造了汉唐文化巅峰。“中国文化在中国意境还是很不够,写意中国画非常重视意境问题,唐诗对中国写意画意境影响很大。现代人要看到全世界,要有世界的语言,需要借鉴别人很好的经验,汉代丝绸之路就是对西域进行很好的学习,好比西天取经。”
《汉唐雄风》组画共分《汉唐雄魂》《幻梦的净土》《古往今来》《天地人和》四个系列,均以中国古代艺术为素材,充分利用汉唐文化资源,是对我国历史上辉煌时期古典艺术的重新“讲述”。周韶华给我们从宏观上思考当代文化建设的构建策略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思路,显示了他在探索现代感与历史感的交融上的新追求。
周韶华在深邃博大的汉唐文化中感悟到中华雄魂的力量,他正将这种力量通过自己的绘画艺术及理论知识传承下去。周韶华不仅以汉唐盛世文化为母本,并且引进设计、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门类的各种素材,从中汲取琼浆,把楚汉浪漫主义,魏晋的清秀、风骨和睿智,唐代的雍容华贵和健康丰满熔于一炉,进行重新整合,表达了画家对中国文化巅峰时期的追慕与思考。
敢怒敢言 痛惜中国画缺失文化内核
2014年9月,“天人交响——周韶华作品展”作为中俄文化交流活动的重点项目,在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开展。文化传承离不开文化底蕴,多次异国画展深深触动了周韶华。
面对中国的文化现状,对于当代美术界的浮躁,周韶华十分痛惜。“就像习总书记讲的,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艺术家需要拿出高水准的创作,去感染大众,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和需求。”周韶华谈到,像现在美术界许多浮夸的作风就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体现。“老一辈的人不识字,却非常有孔孟之道,对人谦恭有礼,现在文化就应该有这种渗透力。”
周韶华看到当前美术界最大的问题是文化内核的丢失,很多搞理论的人并没有很好地研究中国的经典。中国画学有着高深的中国哲学基础和美学思想,目前很多人存在一种误区,中华文化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他们把美术艺术进化高深的理论弄丢了,很多中国艺术先锋对中国画的认识还是很肤浅。“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失去文化基因是悲哀的,文化延续需要传承,一个民族没有文化就没有尊严。中国水墨画尚不成熟,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周韶华希望后来者能始终记住一句话:尊重传统,立足当代。
注重理论创新 探寻中国画发展之路
耄耋之年的周韶华长期研究书画,深知理论对中国画发展的重要性。他提出“全方位观照论”、“隔代遗传论”与“横向移植论”,已成为中国水墨新传统的一部分,深深影响着后来者。
2015年1月,周韶华荣获“2014年中华文化人物”,其新书《感悟中国画学体系》也正式面世。为了把中国画理作为―门学科体系来进行总体整合,86岁高龄的周韶华依旧笔耕不息,潜心研究当代中国画学艺术理论。“有时候半夜想起来就要去写,不分昼夜,曾经爱好音乐和戏剧,有时候还拉二胡,可后来忙于创作就都放下来了。”
在周韶华看来,现代中国画理论的滞后,并不意味着古代没有理论。主要是近代以来,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受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去中国化”的冲击,人们没有树立起理论自信和民族文化自尊,他们消解中华文化,改写中华文化本义,把中华文化低俗化。
“变则通,不变则死”是《感悟中国画学体系》的基本思路。构成中国画主体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画家,构成中国画本体的决定性条件是不可或缺的艺术语言要素。周韶华多次强调:“本体建构的关键是要吞吐古今、中外融合。即使中国再强大,也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我们决不搞文化帝国主义,要平等友好地对外亲善交流,取长补短,丰富发展自己。”
后记:中国画的发展,不但需要有原创意义的作品,同时需要有理论的支撑。这也成为周老始终为中国美术事业不停奋斗的推力,为了这份使命,周老倾尽了自己的一生。周老透露,今后还想创作一系列抗日战争题材和响应习总书记号召的国风题材。期待周老的新作问世,衷心向老一辈美术工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