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综合评论

于美成:20世纪中国壁画研究

中国是世界壁画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远在原始社会便有神奇、壮观的摩崖壁画,战国时期已有规模宏大的楚庙、祠堂壁画。自秦汉壁画已被广泛应用。魏晋至唐则产生许多宗匠巨作,成就辉煌。明清以后逐渐衰落。进入近代一片空寂景象,壁画出现一个历史的断层。

20世纪中国壁画的步履踉跄蹒跚,直到70年代末,中国第一批壁画拔类出世,沛然屹立于北京国际航空港候机楼,中国新兴壁画运动才有了良好的开局。20年来,中国现代壁画艺术成就卓著。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壁画已进入社会的大舞台,成为结构现代文明,影响人类视觉素质的有力手段。

壁画(wall-painting或作Mura),顾名思义,是“壁”与“画”的结合,即在墙壁上以绘画或工艺手段制作成的画。壁画是与建筑结合得十分密切,且具有历史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审美精神的一种美术样式。20世纪中国壁画的研究是与壁画创作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续绝,它们之间是互动而行进的。壁画创作自身就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在举步维艰地发展着,加上一些非创作问题纠缠的干忧,使之壁画的研究步伐也显得几分沉重。尽管如此,中国壁画的研究还是取得了佳绩。现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简要的阐述。

一、中国壁画史的研究

中国壁画史的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断断续续地一直在进行着。郑昶的《中国壁画研究》(1935)、冯贯一的《中国艺术史各论》(1940,列有单独阐述壁画史的章节)为中国壁画史论的研究、发表和出版开了先河。1942年,张大千常书鸿,1943年,董希文等一批画家,骑着骆驼,拿着油灯住进大漠黄沙中的莫高窟,对古代艺术遗产进行了挖掘和保护。他们是最早直接受传统壁画的触动而进行创作思考与实践的画家。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任所长,常沙娜、董希文、张琳英、李浴乌密风周绍淼、潘洁兹、李承仙段文杰等人参加工作。他们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对敦煌壁画进行了考察、研究、临摹和抢救,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敦煌壁画的发现,激发了我国画家参与壁画事业的热情,对中国壁画意识的苏醒产生巨大的启示性,是我国画家树立壁画复兴信念的主要因素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壁画史的研究上,有俞剑华的《中国壁画》(1958)、黄嵩年的《中国壁画考》专史;李浴的《中国美术史纲》(1957)、阎丽川的《中国美术史略》(1958)等几部综合性美术史著作(列有对中国古代壁画沿革进行阐述的章节);有潘洁兹的《敦煌莫高窟艺术》(1957)、谢稚柳的《敦煌艺术叙录》(1955)等专题研究或资料性著述,以及李承仙的9卷本的《敦煌壁画》(1958)的出版。80年代以后,壁画家、美术史论学者解放思想,依据已占有的史料和各地美术考古对原始岩画、古代墓室、石窟壁画的新发现,并吸纳科学的艺术史观研究方法,使中国壁画史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内容丰实,学术含量高的卷帙相继付梓出版。有祝重寿的《中国壁画史纲》(1995)、楚启恩的《中国壁画史》(2000)专史;有王伯敏主编8卷本的《中国美术通史》(1987—1988)、王朝闻总主编12卷本的《中国美术史》(1996—2000)、王琦主编的《当代中国美术》(当代中国丛书,1997)、庞薰琹的《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1982)等综合性美术史和专题研究(含阐述中国壁画史的内容);还有敦煌研究院的《中国石窟—敦煌艺术》(1987)、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60卷本的《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2—18,1986—1989)、《中国壁画全集》(辽宁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张仃主编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壁画》(1997,按编年顺序选入360幅作品)、孙景波主编的“中国现代壁画创作经典丛书”(2000)等。祝重寿、楚启恩的中国壁画史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壁画的发展历程。张仃等主编的画册,检阅了20年来中国现代壁画事业的成绩,给现代壁画的修史提供了依据。这些著述也成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壁画史论课的教材或参考资料,对中国壁画史知识起到了普及的作用。

二、壁画理论的研究

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几代艺术家不断地寻找墙面,做着复兴壁画的梦。由于壁画长期受到压抑、凋零,没有几幅壁画上墙,能够搜集到的资料和原作总共不及10件。所以,这时期无什么壁画理论可言。只有秦岭云的《民间画工史料》(1958)记载有壁画绘制工艺的图书出版。壁画艺术的理论是一片没有开垦的处女地。中国现代壁画的理论研究是从零点起步的。20世纪70年代末,对北京国际航空港壁画的评论,是现代壁画理论研究的端倪。壁画理论的研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20多年壁画创作实践的推进逐渐深化的。这时期,壁画创作的每一时段,壁画家、理论家和建筑师都发表了许多有见地的文论,壁画界一度成为学术比较活跃的领域。各类报刊发表了为数众多的文章,并且《美术》、《美术研究》、《装饰》、《美苑》等学术刊物刊发了有关壁画讨论文章的专号。还有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等出版了一些著作。其中切中肯綮且具一定影响的文章有侯一民的《壁画与实践》(1981),于美成等的《从建筑属性看壁画创作的多样性》(1984),杜大恺的《幻想、中兴与裂变》(1989),李化吉的《中国现代壁画的特征》(1997),袁运甫的《公共艺术的观念、传统、实践》(1998),孙景波的《20年壁画创作与教学思考》(1999),于美成的《21世纪钟声敲响之际——新时期壁画创作的回顾与思考》(1999),张世彦的《也曾春风得意,也曾顾此失彼——中国当代壁画20年的省察》(2000)等。著作有于美成等的《壁画与壁画创作》(1991),探讨了壁画艺术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源流;唐鸣岳的《壁画设计》(1996),论述了壁画的设计;侯一民等的《壁画绘制工艺》(1989)、杨光等的《壁画制作工艺》(2000),阐述了壁画各种制作工艺。等等。壁画这种既古老又新兴的艺术,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创作涉及的交叉边缘学科领域较多,因此,这些著述论述的问题比较广泛,从壁画的定义、特点、功能;壁画的时代性与人民性,壁画的民族气派、民族精神,壁画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一直到壁画的保护等诸多方面都谈论到了。讨论的问题基本达到了共识。但也有的如壁画与建筑环境相协调的立论,存在着个别专家持不同的意见。这些著述早期刊发和出版的多是中国现代壁画复兴运动的序幕拉开后,创作实践的感想和材料工艺制作之类。字字来自创作家亲手操练的画面经营,句句渗透每次成败的欢喜和懊恼。后来渐趋深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

对壁画的学术指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有大艺术、大环境的观念,具有壁画和当代建筑环境的总体审美关系的思考,把壁画创作提升为环境艺术或公共艺术来审视。提出“壁画,强者的艺术”,“面对墙,如面对纪念碑”的创作思想。在将要进入21世纪时,展开了对现代壁画创作的回顾与思考的讨论。其中就壁画创作的若干问题进行综合、抽绎、归纳成一些带有普遍规律性的论道学理;面对未来,对壁画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些著述大都是壁画创作实践家撰写的。因为他们有切身的体验,所以写得很实际、很科学,并有一定的深度。由此,也意味着壁画创作家内部已经自然形成了一个热心学术研究的小规模人群。这些著述梳理了现代壁画创作的理论,初步奠定了壁画艺术的基础理论,为现代壁画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现今及以后的壁画研究者了解这一时期的壁画情况和深入研究更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壁画创作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发展时期,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及其它学术机构,举办了多次有关壁画的学术研讨活动。如1983年5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评论委员会召开的北京地区壁画创作座谈会;1984年10月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从此届美展壁画作为一个画种展出)期间,由江丰、侯一民等发起在北京召开的“1984全国壁画创作座谈会”;1988年11月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前夕,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在江苏南通召开的“全国壁画艺术讨论会”;1999年4月召开的“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师作品展”座谈会;2000年9月由侯一民、周令钊王熙民、李化吉等联袂发起在北京召开的“2000中国当代壁画艺术座谈会”等。每次学术会议,提出和讨论的问题都会对活跃一个时期的学术气氛和壁画的发展走向施加一些影响和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譬如南通“全国壁画艺术讨论会”提出“机场壁画模式论”的问题,它的本意是指向对机场壁画的反抗与超越,企求中国现代壁画有更宽泛的题材内容,有更深刻的内涵,有更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求建立与新的历史条件相谐调的新的壁画价值。有的学者会后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道:“机场壁画模式将一场壁画中兴过程中暂时处于隐匿状态的裂变明朗化了。”[1]机场壁画模式论的提出在壁画界产生积极的影响,掀起阵阵求变创新的声浪,北京“2000中国当代壁画艺术座谈会”关于“尊重文化,保护现代文物”问题的提出,使得保护著名壁画这一话题有了份沉重和迫切。引发出“成立公众艺术品(包括壁画)鉴定委员会”和“保护著名壁画作品不受破坏”的强烈呼声。

三、外国壁画的研究

外国壁画的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稚嫩的学科门类。在壁画创作理论研究中,进行中西壁画比较才有所涉及,有的环境艺术著述时有介绍。外国壁画的理论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首先在《里维拉壁画“贫民之夜”说明》中介绍了墨西哥现代壁画的杰出倡导者迭戈·里维拉的艺术,并明确指出:壁画“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当时,美术界起来响应鲁迅先生为壁画呐喊的甚为稀少,寥寥无几。但,以张光宇为首的时代图书公司艺术家群体,在结合民族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接受了墨西哥现代壁画表现手法的影响,从而促使中国传统装饰语言向现代装饰语言的转换。

新中国成立后,据记载,50年代只出版了带有革命色彩的介绍部分墨西哥壁画的《墨西哥绘画选集》(1957)。80年代以来,朱铭的《外国美术史》(1986)、邹德依等译的《西方现代艺术史》([美]U.H.阿纳森,1986)、毛君炎等译的《世界美术史》([英]休·昂纳、约翰·弗莱明,1989)等,对外国壁画有零散的介绍。也有在《美术》、《世界美术》等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如齐春晓的《墨西哥壁画三杰》(1981),王胜的《美国壁画运动的兴衰》(1989),陶吉开译的《纽约街头壁画》([日]一乃渡胜彦,1981),彦东的《法国现代壁画的新观念与潮流》(1989),晨朋的《苏联壁画漫谈》(1981)和张洁译的《大型绘画艺术家梅里尼柯夫》([苏]B.勃莱克,1984)等对外国现代壁画做些许介绍。只有在于美成等的我国第一部论述壁画创作的理论专著《壁画与壁画创作》其中“外国壁画简史”一章节才对外国壁画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还有唐鸣岳等的《近现代室内外壁画529》(1995)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壁画,关涉西欧、美国、墨西哥、前苏联、日本等二十几个国家,结合图片实例进行了理论的阐述。张世彦在其序言中说:“在中国现代壁画发展的征程中,这是一艘不可或缺的大吨位给养补充船。”此外,还有刘泽善译的《墨西哥画家——西盖罗斯》([苏]奥列格·谢苗诺夫,1988)一书对西盖罗斯的壁画进行了介绍。世纪末,才有祝重寿的《欧洲壁画史纲》(2000)出版问世。这部专史的写作为以后撰写外国壁画史蹚出了一条路。

在壁画创作中,面对现代建筑多种多样的室内外环境,遇到和研究的问题多起来,致使经常到外国壁画作品中寻觅可用的东西。由此,90年代以来,介绍有关国外壁画的,包括环境艺术的编著和国外原版图书逐渐多起来,这些编著只是介绍,还没有进入到理论研究的层面。但无疑会对我们开展国外壁画理论的研究以促进的作用。本世纪60年代始,作为公共艺术家族一员的壁画,在国外一直得到重视和发展,一些国家对壁画的兴建、资金及其保护等积累的经验和做法,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学习的,以便在城市化进程中,为构筑城市文化空间增添光彩。

综上所述,20世纪中国壁画史的研究喜获丰收,硕果累累。壁画理论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外国壁画的研究也迈开了脚步,平稳的开展。进入21世纪,中国壁画的研究将会迈开更大的步伐,得到深入和发展。

注释
[1]杜大恺·幻想、中兴与裂变[J],装饰,1989,(2).

参考书目
1中国美术馆编.中国美术年鉴(1949-1989)[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3.
2美术之友编辑委员会编.美术之友(1982-2000)[J],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3王鲁豫辑.国内近现代出版发行中国美术史专著一览[J],美术史论,1987,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4/2019-09-17/42100.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综合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