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钱——搭架子
搭架子大概是句上海话,翻译成北京话叫“摆谱”。
除了那些已经富起来的著名艺术家,搞当代艺术的似乎总是缺钱,搞双年展这种非营利性质的大展,就更是缺钱。如果不是准备好放弃不干,基本只有两种方案,一为开源,二为节流。
节流比较容易掌控。本次展览的外地来宾和艺术家多住在莫泰168,机票是OPEN票,都不失为节流的好方法。但另一些节流就有些不得已的意思,一些艺术家没有作品材料费,只是看在双年展这些年所积累起来的知名度可以带给艺术家个人的种种潜在好处,艺术家们也就自己买了单。此外,还有一些原来已经谈好的参展作品,因为付不起运输费和保险费而未能成行。
相对于节流,开源就难多了。开源是不可预知的,因为开源开始的太晚,而源不是说开就开,也不是开了就马上来钱。但显然,开源比节流更积极。
缺钱一直是上海双年展的顽疾,此前也进行了不少尝试。从第四届与沪申画廊的合作,第五届与东方早报的合作,虽然声势浩大,但都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中国的艺术赞助在制度上没有抵税等优惠政策,对于出一大笔钱来共襄艺术盛举的单位来说,不仅是依靠了对艺术的热情,所期待的也不是挂个LOGO,或者把LOGO挂得位置高一点就能满足的。而双年展似乎只希望合作单位有两样东西:爱艺术,钱。
在双年展开幕之前,双年展策展团队里的几个策展人和第一财经频道做了一期“头脑风暴”的节目。愿意到电视上去讨论艺术的营销问题,本身算是为开源表现出了一种更为积极的姿态,只是效果差强人意,失语与错位表露无疑。甚至说,恰是积极的态度暴露了问题所在。
本届策展人张晴后来在自己的博客里写到这一期节目时,显得极其低落:失语、悲壮,欲说还休。我丝毫不怀疑张晴这些感情的真实性,人在做大事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这种壮怀激烈的崇高感。但同时,一个人带了这种博大感情做事是很危险的,因为他可以自认为占据了历史与道德的至高点,别人理应向着这个高峰协力攀登。
这种崇高想象决不是张晴个人的问题,而是双年展的思路问题。倒是“头脑风暴”主持人袁岳在自己博客上所表达的观点更让人信服:对于营销的无知与对于艺术的无知都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用不着认为一种无知比另一种无知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