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腕即腕法,就是以指和,运用腕力写字的方法。
初学写字,往往手腕僵硬,以指运笔,写了大半天,手腕仍麻木不仁,毫无酸痛之感。宁姜夔在《续书谱》中针对这一病明确地指出了指与腕的分工:“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和,这在手,手不主地驼,运之在腕,腕不主执。”因指的力量有限,写字主要支用腕力。手腕介于手掌与和臂之间,起支配指掌的关键作用。换名话说,手指只能在手腕”,“腕力遒时字始工”。
写字时,手腕必须随着运笔的提按、转折、轻重、徐疾相应地作上下、前后、左右等运动。一般说,写大字,运动幅度就大;写小字,运动幅度就小。因此,前人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三种运腕方法。
一、枕腕法:写字时,手腕微桌面,或用左手掌背垫在右腕下。这种方法,运动轴心在沈上,运动幅度小,腕力受到限制,只能用于写小字。
二、提腕法:右臂肘部接触桌面,将腕部提起。这种方法,运动的轴心移到肘上,运转的幅度较大,但运动仍受牵制,只适合写中字。
三、悬腕法:也称悬肘法。即写字时,腕平肘悬,手臂完全离开桌面。这种方法,因为运动的轴心转移到肩上,自然运动幅度更大,腕力不受任何牵制,运动自如
,适应写大字和行草字。
悬腕写字是学习书法的一项基本功,初学书法即应学习悬腕法。刚学悬腕,很不习惯,整个手臂都很紧张,容易疲劳。应该使肌肉尽量放松,排除各种造成肌肉紧张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位作家谈自己以前学习拉提琴的一段话,可以给我们一此启示:“老师说,要将全身的力量蓄聚到肩膀传到大臂,由大臂传到小臂,由小臂传到手腕,再由手臂传到握弓的手指,最终,力量落到了弦上。要使力量顺利地传达到终点,必须要放松,任何一个部位任何细微的紧张,都会抵消这力量,妨碍这力量直达目的地。这放松的感觉很不好找,说也难说清,看也难看见,只能靠自己去琢磨,去体会,去领悟。”而学拉提琴跟我们学书法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学书同样要求:“下笔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只有由肩而臂,由臂而腕,由腕而指,由指而笔杆才能达于毫端,送于纸上,透于纸背。悬腕的作用,显然也是排除防碍这力量直达目的地的障碍。因此,我们一定要苦练这一基本功,努力掌握悬腕法。
运腕还必须注意利用左腕的作用。清代书法家翁方纲说:”今人但知作书须用腕力,而不知右腕之须从左腕出。“写字时,应两臂张开,右手执笔,左手同进按住纸角,使左右和平衡均匀。这样们右腕与莽腕相配合,就更加灵活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