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圆
“画圆”是指用画圆的方法来写点。
形成原因:按错误行笔线路书写,且没有按笔铺毫,而是画圆圈,甚至中间还留了白,然后再填实。
纠正方法:不逆锋起笔,而是直下起笔,特别要注意将笔下按铺毫后再提笔圆转收笔。
(二)凹腹
“凹腹”指点状如腰子,腹部凹陷(见图56)。
形成原因:其一,与画圆写点错误的行笔原因相同。其二,注意了点的背部的弧线,忽视了点的腹部的平满,整个行笔按点的背部的弧线画。其三,亦是最关键的原因,缺少“逐渐按笔”的动作。
纠正方法:不按画弧的错误方法写,而是直下起笔,在向右下行笔时逐渐接笔铺毫。
(三)折木
“折本”指点的尾部犬牙交错,状如折木(见图 56)。
形成原因:只有直下渐接这两个动作,而缺少提笔圆转收笔的动作。
纠正方法:按正确方法书写,注意提笔圆转的动作,将折木补圆满。
(四)图钉
点的尾部肥大如图钉,称为图钉(见图56)。
形成原因:按笔以后缺少提笔动作就作圆转,圆轻处必成墨团。
纠正方法:按笔铺毫后要将笔锋提起,然后再作自右向左圆转动作。
(五)散锋
“散锋”指左出锋点或右出锋点在出锋处虚散不实(见图56)。
形成原因:写出锋点时按笔铺毫然后就向右方横向扫出为左出锋点病笔,向左方横向扫出为右出锋点病笔。因为笔毫扫出时呈偏锋状态,缺乏中锋的锋尖。
纠正方法:在直下渐按铺毫以后必须增加提笔圆转的动作,使笔尖回到近中处,然后再顿笔渐提出锋,这时才是中锋运笔。可见点的出锋也有中锋偏锋之别。
(六)麦芒
点的前部尖细如麦芒,称为‘麦芒”(见图56)。
形成原因:起笔动作过长,按笔动作过迟。
纠正方法:起笔的同时即逐渐接笔铺毫。
(七)违势
点的态势变化多端,不同字的不同位置,其点的态势也各不相同,它有向背的变化,有角度的变化,稍不留意即会出现违势现象。违势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l)向背错误
点有腹背之分,若不辨腹背就会出现错误。如“心”字(见图57)左点写成腹向外。背朝里,右点与中心点也不相向造成违势,点与字的整体不合力。原因是:“心”的左点写成了自右向左圆转收笔的背朝内腹朝外的点,不能与其他笔画呼应。“心”的左点应该自左向右圆转收笔后接写心钩,其腹应向字内、背朝外,中心的点也应背左腹右与右边的点互为相向。所以,
在写点的时候要注意其势与字内其他笔画合势、相向。
(2)呼应错误
呼应错误常常出现在左右有对应点的宇中。如“少”的两点,本应互为呼应贯气,写成了如图57那样左点出锋方向不是面对右点,而是面向撇,而右点出锋方向不是面对撇的起笔处,而是面对下方,缺乏连贯,显得七零八落。纠正方法是写时要注意左点出锋方向所指应为右点的起笔处,右点的出锋方向指向下一笔画的起笔处,一气呵成,不可写一笔蘸蘸墨或看看字帖后再写下一笔。
再如“公”字的两点应互为相背,但写成左右两点角度不合(见图57),也是违势。原因是左点写后没有连写右点,缺少呼应,两笔位置角度不成90度。纠正时,左点撇出后顺势在空中有个“遥掷”过程,然后落下写右点,并注意两点笔势的夹角约为90度。
(3)位置有误
位置有误指的是点在字的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处理不当。如“法’字三点水写成图57前一个“法”字那样位置有误。原因是第一点写得太高,且三点排列太开、呈直线状。水三点既要匀布又要有弧线,是应顺着执笔的右手腕运动自然地从左上向左下呈弧形排列。我们在书写水三点时,要注意纠正在方格左上角落笔的习惯,着意其弧形分布位置。
(4)角度有误
角度有误是指点的态势与水平线的夹角角度不合常理,缺乏顾盼。如图57中后一个“法”字的水三点,虽然位置摆对了,但第一、二两个露锋侧点写成了平点,第三点出锋也没有指向第一横,缺少和谐连贯。
纠正时注意将水三点第一、二点两个侧点落笔顺势向右下按笔,点的中心线与水平线夹角的角度一般为45度,第三点出锋须指向下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