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收藏

文房雅玩越发受到收藏界的重视

  文房清玩包括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以及其他文房审美、活动用具。文房雅玩作为收藏品受到藏界的重视,这在拍卖市场上不过十年左右的事情,但从近几年的拍卖成绩可见,文房雅玩的价格增长快,整体成交率也较高。在文房四宝中,市场中以砚台收藏引领风尚。目前对古砚的收藏,就艺术品市场上看,基本处于初级阶段,即先知先觉的收藏者以投资性为主要目的,抄底尚未热捧的各类砚台。

  归根结底,修佛有四万八千法门,收藏亦是如此,每一门类的收藏都有其独特的“门道”。说起砚台的收藏,一般人都会把“四大名砚”作为重点,这是无可厚非的,“名门望族”“出身高贵”的藏品才有其收藏价值。但对于真正的收藏者,仅收藏四大名砚显然不足,在年代和种类上都不能满足对整个砚台演变史的追溯和演绎,所以,收罗更多“久远”、“别致”、“有纪年价值”的砚台成为更高的境界。四大名砚的产生差不多都在唐宋之间,稍早的澄泥砚也不过是东晋才开始制作。所以很多收藏者都想拥有汉魏时期或者春秋战国的砚台,特别是汉代石砚,流传数千年不易,存世量不多,极为少见,更重要的是四大名砚皆由石砚演变而来。

  至今仍有不少藏友对春秋战国古拙见素的早期石砚存疑,其实从文献及考古实物来看,最早的砚是石砚无疑。汉代刘熙《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探究砚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研磨器,但由于出土标本较少显然无法具体考证。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最古老的实物是仰韶文化时期姜寨遗址中出土的一块石砚,有砚盖,有磨杵,砚心微凸,与汉代石砚极其相似。并且砚弯处有陶质水盂,有氧化锰黑色颜料,砚、水、墨、杵俱全,毫无意义,砚产生于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便是在新石器时代,石砚的拥有者必是少数,穿越千古面世的更寥寥无几,博物馆尚且望“砚”兴叹,藏友更无此物缘。

  今在一资深藏家处就见到一件汉代精美砚台,弥足珍贵的是石砚的外面还有青铜及错银工艺,十分复杂。该砚台砚面约十二厘米,石砚完全镶嵌在三足青铜砚体之上,高约五厘米。青铜制砚圈以及底足上用错银的工艺手法装饰着几何图案,造型古朴典雅,可谓孤品难求。汉代以古拙为美,怎会有如此精绝细腻的制砚工艺呢。这还要从其文化背景解析,从战国末年开始,青铜器逐渐被铁器所取代,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减少,而且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逐渐下降,由原来主要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重要场合,转变成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手法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很多普通的青铜制生活用具,像酒器、食器、灯、炉、带钩、熏器、建筑饰件、文房用具等等。该青铜石砚即是这个时期的产物。根据已有的文字记载,青铜砚台创始于秦汉时期。青铜砚准确的称呼应该是“青铜嵌石砚”,然而藏家的这件精美的错银工艺,所以全称应为三足错银青铜镶石砚。这种青铜砚的特点是坚固耐用,它的出现证明了此时的青铜器已经开始逐步日用化和生活化。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2/2019-09-05/20574.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收藏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